去掉这三个“别”,再看看你的生活

今天下午看了三遍Peter老师发布的文章,也是了解了李健这个人。随后我又看了马云在央视著名节目《开讲啦》上叙述自己创办阿里巴巴的故事,不曾想过名人在未成名之前的那段辛酸泪,真的不是常人所能领悟的。

成名之后,马云四处演讲向年轻人宣传自己的人生哲学。李建则还是那么低调,我尽然才知道原来他是位歌手。

想想看30年前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现在他们成名之后,那些他们曾经的经历才被我们拿来当做“教科书”式的借鉴甚至是模仿。由此可见,在我们人生还需要成长的时候,尽量少一些张扬。

01 别把自我看得太重

李健说:别把自己看得太渺小,也别把自己看得过于伟大。

这句话很有力量,他告诉一个在失落的人,不可随意妄自菲薄,同样也警示了一些稍有成就的人,有了成绩之后更不可得意忘形。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定向性的,没有谁能预算到未来会不会按照我们想的那样进展,所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走好当下自己所选择的路。

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各种条件的不具备从而心怀自卑感,在人群中间不敢展现自己。但又有时,因为自己过于个性化从而导致自负,让自我慢慢迷失也是越走越远。

所以我们终其一生都是在不断地和自己作斗争,放低自己,别太把自己当回事有时也是一种好的选择。

02 别总以为他人会如何想你

过去的我一直好猜疑,我特别敏感别人的一个眼神或者与我交流时的每一句话,甚至都精确到语调和用词。

这样一来我觉得很累,因为照我自己的标准,好像身边的每一个人对我都有意见,他们都是话里有话,仿佛这个世界没有人看得起我。

现在我才明白,其实最看不起我的人恰恰就是自己。因为一个人真正的成熟在于向上生长,向内扎根。我们人生的每一个当下都是一个在为自己扎根的过程,而每一个他人都是过路人。他们有的会指引我们,成为我们生命中的导师,益友。而有些人则会来消耗我们,成为度我们心灵的“恶魔”,无论我们喜不喜欢他们都在我们的身边作用着,散发着他们的影响力,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初心不改,发心不变,本心不移。

03 别幻想着自己的未来有多么美好

曾听闻一句比较消极却又很有思想的话,叫做:每做一件事情都要想到最坏的结果,从而再去确定战略计划。

美好的结局是人人都孜孜以求的,但很少有人会愿意或者说敢去思考最坏的那个结局。

有哪个司机出门的时候会想今天我会在马路上撞死几个人?有哪个学生在考试前会想自己这次考砸了该怎么办?同样又有多少人会想自己现在每天通宵熬夜玩手机,天天朝九晚五上下班期待周末得过且过的生活现状?

是啊,没有人会像我说的这样发神经似的去杞人忧天,因为大家都相信自己不会是这个世界上最倒霉的人。可有时候命运偏偏喜欢玩弄大众,每年都有好几场惨不忍睹的车祸、高考未如愿跳楼自杀的考生、35岁被中年危机困扰的人群......

社会很浮躁,浮躁到很少会有人会愿意花大精力去投资自己,因为刷手机,撸串熬夜比什么健身,跑步学习有趣太多了。

许多人说时间会改变一切,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做出任何努力,光靠等待,时间或者说机遇就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这至少我们得先动起来,至少我们要先有个最坏的打算让自己生活的不那么安逸、至少我们得要先知道自己当前和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之间究竟有多大的差距。

结语:

我每天发呆的时候都会问自己三个白痴问题:1,今天我有把自己当回事吗? 2,今天我又想太多了吗? 3,今天我又做白日梦了吗?

时常问问自己,我就会发现放低自己后生活的样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明天就能见到你了。现在反而很平静,没那么激动。我会设想一百种见到你的情景,想见又不想见的感觉很奇妙。
    我和我的小太阳阅读 503评论 0 0
  • 黑夜的影是你同我的图像啊,月色 决不可碰触梦魇的碎沫 凡人的鸦雀不会是我的友 透过摩挲的砂玻璃 怎看得清是肝脑涂地...
    绿野先生寻诗名阅读 3,52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