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股市在小规模、非全流通环境下运行了20年,养成了两个习惯:一是对行情的高预期和对股票的高估值;二是对新股、成长股、概念股的过度追捧。
这两个习惯在原来的市场背景下问题不大。一来整个市场的流通市值占社会货币总量的比例很低,只要有“赚钱效应”,外围资金就会源源不断跟进,股市保证金就会成倍增加;二来无论你炒多高,非流通股东都只能干瞪眼,炒来炒去就是那些已经在流通的股份,股票的绝对供给不会增加一丝一毫,市场的资金存量不会减少一分一厘。
但全流通改变了这一切。
首先,各种大小非减持对股价以及股市的影响力日益加剧,炒得越高,其减持积极性越高。与以往低位买进,高位卖出产生的卖盘不同,由大小非减持产生的卖盘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它增加了市场的绝对供给,其减持的每一手股票都是原来不参与流通的股票;二是减少了市场的资金存量。二级市场投资者卖出股票后的资金还留在股市中,市场的保证金不会减少一分一厘。但大小非减持后的资金绝大部分都会从股市中抽离。这两点在宏观供求关系已发生根本性改变的今天,对市场的影响是致命的。“允许你们把股价炒高,却不允许我卖出,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你们不把它炒那么高,我会减持吗?”一位刚刚减持部分股票的大非曾经这样说。过高的投机性炒作无疑是在给他送红包。
其次,股票的流通市值占社会货币总量已不再是原来的百分之几,而是变成了70%以上(流通市值/M1),社会资金对股市的支持力度已大为减弱。即便有一部分资金流入,股票保证金最多也就增加百分之几。靠资金堆砌和高换手率支持的炒作已难以为继。
物理学上有一个能量与功的问题。相同的能量在不同的条件下,所做的功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一个系统要想保持稳定有序,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能量的配置要好,以尽可能少的能量作出尽可能多的功。
有一个指标可以较好地反映这一点——波动当量。它反映的是股价有效上涨所需的成交金额。截至3月29日,上证50指数的波动当量为235亿元,即平均235亿元的成交金额可以支持其上涨。而中小板指数的波动当量为259亿元,创业板指数为79亿元,上证380指数为219亿元。
几个分类指数中,上证50指数的市值占比接近三分之二,其每上涨1%对资金的需求量是相对最低的,而对大盘的贡献度却是最高的。如从换手角度说,就是上证50指数上升对换手率的平均需求只有0.21%,而中小板指数上升对换手率的需求是1.67%,创业板是2.96%。大量资金拥集于中小盘股,不仅增强了大小非的减持动力,加剧了市场失血现象,也造成能量的不合理分配,使能量处于无效和空耗状态,供求关系更趋紧张。
这一点也可解释为什么上证50指数成交金额占市场的比例可以成为大盘的先行指标。因为上证50指数成交金额占比大幅提高后,说明市场已找到了一个有效且合理配置能量的途径,使相同的能量投入可以做出更大的功来。而上证50指数的成交金额占比大幅下降,说明市场又陷入了一种能量失配与空耗状态。
从历史上看,每次大盘见底之前都会有两个条件同时出现,即上证50指数的成交金额占比突破它的250天平均值,同时其3天平均成交金额占上证指数3天平均成交金额的25%。本次大盘见顶是在上证50指数3天平均金额占比创下19.38%年内最低后产生的。上周它有效突破了250天平均值,本周四则超过了25%。市场又找回了一条有效而经济的能量配置途径,节后大盘有望构筑出继2132点之后的又一个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