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老了,情未老。
写这篇文,只因为不经意地想起了一年的高考题,就是写一张老照片。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照相也成了快照。每个人翻开手机相册,都能找出几十张照片,可能是你旅行的足迹,生活的美照,偶尔的美味佳肴……每一张照片,两秒钟定格,一秒钟“咔嚓”声,就这么生成了,随手就能来个几十张。但也正因为这样,照片多了,自然也就不珍贵了。慢慢的,对拍照也有些许倦了。
不知你家可还有几张老照片,记录不同年代的生活,定格那美好且重要的瞬间。可惜,我家从农村搬到城市来,照片并没有随身携带,已搜寻不出一张老照片,最老的也就是父母年轻时候的照片了。偶然翻起家中泛黄的相册,就被照片中母亲的美吸引了,那种美,不是美的惊艳脱俗,出水芙蓉,反而是一种朴素淡雅,静水流深的美,母亲微微扬起的嘴角,让人看一眼就觉得心静了,放松了,宛若清风拂面。照片中的父亲,二十几岁的小伙子,暗淡的背景仍然掩盖不住他身上携带着阳光的帅气,同时夹杂着没长大的一起俏皮,难怪母亲会喜欢上他了呢。
我想,真正算得上老照片的,应追溯到爷爷辈分了吧。我们家那一辈人的照片,都在家乡的照片墙上贴着,就那样一张纸随意地贴着,倒也优雅安静。黑白照片中的老太太,老太爷,对着镜头淡淡地笑着,双双坐在竹摇椅上?我想,当时的他们,定然是慢悠悠地摇着,享受这慵懒的时光,就连时间老人在他们面前也忍不住驻足,欣赏他们的从容淡然,不急不燥。没有刻意地摆造型,亦没有刻意的装束,就这么简简单单,却拍出了精致的照片。
老一辈的人,生活不易,只能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拍张照片也就变成了一种奢侈的享受。那时候,照相的人和被照的人,定是为了这场拍照准备了很久吧,照相的人技术要好,才能拍出好看的人儿,被照的人也要摆个好造型,毕竟难得来一次,一定要把自己拍的美美的。所以那时候流行抬头侧颜照,颇带有文艺气息,且能从她们脸上捕捉到幸福的笑容。
老照片,记录的不仅是当时的时间地点人物,更是记载了一个时代的回忆。有了回忆,时代与家族的血脉才不会断,才会绵延下去。我喜欢老照片,不仅因为它的内容,还因为它代表了朴实无华,脚踏实地的时代精神,代表了淡泊优雅,宠辱不惊的处事态度。
回看现在的照片,渐渐遗失了那份纯真美好,喜欢把自己P的多么漂亮,殊不知,这样的效果使她们越来越变成大众脸,久而久之,她们忘记了本真即是对美的最好诠释。美,不仅是妆容,更加是由内而外散发的气质与修养,这是一场经年累月的修行,是任何技术都代替不了的。再看,现在人们手中也有了数不清的照片,我并不反对人们记录生活的细节及美好,但是任何事物不都是贵精不贵多么,否则就失去了原有的意味,何不删减多余,独留一份精致呢。
相比现在图片的高清无瑕疵,我更喜欢老照片的醇厚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