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认的一位大姐大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件事:她从中撮合一对男女青年相亲,她之所以介绍是觉得双方条件都还不错。可见过面之后,女孩把男孩贬得一无是处:什么动作迟缓松散拖沓,没有精气神啊......大姐大对女孩的看法很不以为然,反驳道:这男孩平时不是这样的,他之所以这样表现,肯定对你也不满意;如果遇见自己喜欢的女孩,谁不争着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对方啊?这样看来,他应该先没看上的你……
我们都由衷的佩服大姐大的见解,这见解让我豁达开朗:是啊,当别人吝啬他们的付出时,是他们觉得我们不值得他那么付出。
像这样强行索要的情结处处都有。
我一位邻居,一副怨妇相。每次见面之后,要么骂她先生不知道心疼人,要么数落她女儿不进取,要么责怪她公公婆婆在经济上不帮助她......每次都这样,我感觉坐在她周围,满满的都是负能量;她那圆滚的水桶腰,一张一合的两张唇,因不满而扭曲的脸,从头到脚都弥漫着负能量......每次和她聊过,我自己就有种想偷懒的感觉,好像她的负能量都快把我埋住了。这样的人,别说朝夕相处的家人厌倦,就连不如家人亲密的人都厌倦,谁还会喜欢呢?
我接待过一个来访者。第一次见她时觉得她很温婉,很有内涵,即使满脸愁怨也掩盖不了她素来的美丽。可是她一开口就喊屈,埋怨如同决堤的河水滔滔不绝,我觉得连我这个咨询师都快被她咆哮的洪流冲到千里之外了……家中的每一个人都待她不好,公公婆婆先生不待见也就罢了,连自己的三个孩子也看不起自己......她内心的怨气纠结着,扭曲着,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如同龙卷风一样,肆意的飞舞着……她恨恨地说:真惹急了我,我买包老鼠药,大不了都一起死了......一个被怨气冲昏了头脑的女人,连自己孩子都恨......
她坐在我面前,我只感觉一个灵魂被怨气、委屈埋没了,埋得深不可见的。可若干年前,她应该是个美丽的清纯少女,而现在,怎么变成了一个近乎疯狂的女人呢?
我问她:“以前,尤其在你刚结婚时,你先生也是这样对你吗?”
一听这话,她竟然哇的哭了,似乎是这句话让她跌进了一个无底深渊,她足足哭了二十多分钟,连一句话也说不好。
等她情绪平静,收拾好了一堆餐巾纸后,她又仿佛回到了曾经的春天,脸上溢满幸福:以前他待我极好,好到无可挑剔。那时他不但对我好,连娘家亲属他都照顾得无微不至。可是后来,他就不怎么对我好了。
“可是后来,你值得他对你那么好吗?”
她一愣,陷入了深思。
是啊,当我们在怨恨得不到时,不妨先感受一下自己是不是值得别人付出。
后来她先生也来做了面询。她先生说,之前的确对她好,那时觉得这个女人理解我,值得我对她好;可渐渐的,我即使对她再好,她都像没感觉似的。有时出差在外十天半月,只要我不打电话她绝不主动给我打。有时候我打给她想聊一会儿,她就会不耐烦:哪那么多废话,费电话费,挂了。一个人在外的时候,很孤单,觉得自己像断了线的风筝,连个牵挂的人都没有,心无所属,有种被掏空的感觉......
我知道被慢慢晾凉的心很难被捂热。
到底值不值得他对你好,不是你自己说了算;他才是唯一有权评判的人,其他人没有发言权。
我有一位同学,人长得又胖又黑,上学时就有点非洲富太太的范儿。我们都怕和她聊天,大家都知道她说起话来是个只有开头没有结尾的人,太浪费时间了。她说话如唠叨一样,重复过来重复过去,语气语调不变,内容也如白开水一样,而且是喝几碗后还让你继续灌的那种......同学们实在找不出来她的优点,都只能夸她可爱了。就这样读了几年中文依然如目不识丁的农妇一样直白的人,也遇见了爱她的人,而且她先生对她的好是让无数人感动的。据说有一次她先生喝醉酒回家,一看家里锁着门,以为她不要自己了,躺在门前打着滚哭,直哭到她回来才罢休。见她回来还嚷:我以为你不要我了!内心的那种珍爱,真是在酒后才这么真实的呈现。在她先生看来,她就是那个值得付出的人。古人“土为知己者死”不就是因为遇到了自己认为值得付出的人,即使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嘛。
让我们都停止索要和抱怨吧,当你得不到你想要别人给予你的任何东西时,就不要再抱怨指责了,不是别人不懂得付出,而是我们不值得别人付出。
这种道理适用于任何人际关系和人事管理。就如一个单位,作为领导也不用催促索要,当员工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时,他们都会用心工作;当员工松懈疲沓时,你即使吆五喝六的指挥也起不到多大作用;即使员工被催才动动,也会是满腹怨气,尚不如考虑一下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改变一下策略,让大家都觉得值得付出。
让我们都停止抱怨吧,一个爱抱怨索要的人虽不能定为丑陋,但至少说不美;不要再抱怨着向别人索要,那样未免太强人所难,不如善待自己;善待自己,丰盈自己,做一个值得别人为你付出的人,让自己芬芳四溢,香蝶自会围着翩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