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就手机使用的普及程度和人的密切程度,我们完全可以向全世界宣布: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人机一体化了。
我不是一个旁观者,在此摆出一副揶揄的姿态,请容许我以一个当事人的身份陈述一下我的感受。
手机强势地插入我的生活,成为我最亲密的伙伴,就连热恋时的女友,我也没有这么频繁地抚摸过她。睡觉前把它安置好,睡醒时第一时间就看它,时刻关注它有没有电,有没有费,有没有信号,有没有信息。
我从不在手机上玩游戏,即便如此,除了工作和睡觉外,其余时间里相当大一部分的时间被它霸占。我不是不想冷落它,但是时隔不久,我便按捺不住,又去抚弄它。它要是娇喘几声或是抛个媚眼,我的心就被撩拨的心急火燎,要不去宠幸一下,心里总是不踏实。
与其说我喜欢它,倒不如说我拿它没办法。有时候我甚至讨厌它,但是我又无力摆脱它。有时候它能缓解我的焦虑,有时候它又能让我产生焦虑。
它要是出现异常反应,我就急得不行。它要是停止工作,我24小时之内就要治好它,治不好就要买新的。说到这我就气不过,我就算自己生病都没这么着急过呢。
一机在手天下我有,我貌似生活在一个比以往更大的空间里,可非但没有感受更大自由,反而觉得时间不知道去哪儿了,有时候还觉得空间上也被步步逼退。我被绑定被粘连,各种APP都需要隐私授权。
手机可以把千堑变通途,也可以将咫尺变天涯。手机让我不需移动就可联通世界,可我自己的世界即使移动也总被联通。我用它浏览世界,我自己的世界也被一览无遗。
手机越来越智能,我在它面前越来越无能。
02
1995年9月27日至10月1日,美国旧金山举行过一次会议,集合了全球500多位政治、经济精英,包括撒切尔、老布什、各大顶尖企业的董事长,等等。会议的主题是如何应对全球化。
会上,与会者一致认为,全球化会加剧贫富差距,会使财富集中在全球20%的人手上,而另外80%的人被「边缘化」。
那么,如何化解这80%的人和20%精英之间的冲突?如何消解这80%人口的多余精力和不满情绪,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当时的美国高级智囊布热津斯基认为,唯一的方法,是给这80%的人口,塞上一个「奶嘴」。让他们安于为他们量身订造的娱乐信息中,慢慢丧失热情、抗争欲望和思考的能力。
他说:公众们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失去自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最终他们会期望媒体为他们进行思考,并作出判断。
奶嘴具体是什么呢?
一是发展发泄性的产业。具体而言,包括色情业、赌博业,发展暴力型影视剧、游戏,集中报道无休止的口水战、纠纷冲突,等等,让大众将多余的精力发泄出来。
二是发展满足性的产业。包括报道连篇累牍的无聊琐事——娱乐圈新闻、明星花边、家长里短,发展廉价品牌,各种小恩小惠的活动,以及偶像剧、综艺等大众化娱乐产业,让大众沉溺于享乐和安逸中,从而丧失上进心和深度思考能力。
一言以蔽之,那些被边缘化的人,只需要给他们一口饭吃,一份工作,让他们有东西可看,便会沉浸在「快乐」之中,无心挑战现有的统治阶级。
这个战略,就是著名的奶嘴战略。
03
偶像剧、明星、娱乐圈、微博热搜、小视频、自媒体,太多太多消费娱乐文化被创造出来。这类文化的共同特点就是即刻引爆你的情绪,大众喜闻乐见的是什么呢?情绪,观点,立场,站队 ——, 看文章就是为了放松的,最好别让我再去用脑子。
大家有没有发现,自媒体最爱讲故事,因为他们知道越不爱动脑的人越爱看故事,越容易被忽悠,所以一定要讲故事的方式才能吸引他们。内容和标题怎么吸引眼球怎么来,就是为了吸引你的注意力,让你忘掉时间的流逝,让你流掉的时间变成他们的流量。
这其中99%的东西对我们没有一丁点价值,但是我们依然欲罢不能,为什么?因为我们被喂养习惯了,奶嘴没有一丝营养,但是我们还是时不时得来上几口。
刷“5分钟某某圈我就去看书……”
“看10分钟某博我就去工作……”
“还差几分钟整点,聊到整点就去写稿子……”
“睡不着,我就玩几分钟手机……”
《少有人走的路》中对于拖延症的一个解释就是,对于自我时间价值的低估,认为自己的时间不值钱的人才会有拖延的习性。为吃一顿饭,甚至为一杯奶茶,而甘于排队两三个小时的大有人在。手机可以帮我们杀死时间,但是也可以说它偷走我们的时间,就看你如何评估你的时间价值。
心理学家曾经偶然发现,用来做实验的一只小白鼠正在疯狂地按动一个连动装置上的杠杆,并表现出异乎寻常的亢奋状态,直到心力交瘁而死。研究人员起先很迷惑不解,后来发现原来是连动装置上的一根导线误接到小白鼠脑内的快乐中枢上,小白鼠为了寻求一次又一次兴奋的刺激,欲罢不能地重复按动杠杆,以不断地刺激自己的快乐中枢,忘我地陶醉于其中。
在设计精巧的刷屏诱导下,人人都是巴甫洛夫的狗,靠本能做出反应。
我们的大脑习惯了轻而易举能获得大量愉悦感,你就会慢慢对这种愉悦感脱敏。久而久之,这种强度的愉悦感已经满足不了你了,你需要更高强度、更持续、更深入的刺激。相较之下,愉悦感更少、付出更高的行为,比如学习、阅读、思考,自然也就没有人愿意去做。
这样下去会有什么后果?
我们越来越难以专注去做一件事,逐渐失去自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04
昨天看到一篇公众号文章,作者称她写的文章中文学类阅读量最少,而讲婚姻恋爱故事类阅读量最高,她明确地得出这样的结论:现在绝大多数人是不读书的,写公众号的文章字数一定得控制,超过四千字的文章读者就没耐心读了。
确实如此,现在自媒体文章不仅要控制字数,还要避免长句子,每隔一段文字要附上图片以缓解读者的文字阅读压力。要把读者当婴儿,把复杂的内容掰碎了喂给他们。
我写几篇名家名作评析文章,每篇4000多字,但是为了写出这4000多字,我需要阅读差不多半年时间。我这里不是自怨自艾,毕竟不是每个人都爱文学,自己写东西也不是全冲着点击量去的。但是让我感到可惜的是,有一些谈教育和个人心智成长的文章,我个人觉得还是非常不错的,分享给朋友们结果应者寥寥。似乎大家对于文字类的东西缺少兴趣,这真是一个不太好的倾向。
谁都需要适时的放松和娱乐,但是放松过度了就是愚乐,愚乐的结果就是把人变傻了。不是我们玩手机,而是手机玩我们。手机成了收割我们注意力的头号玩家,而很多人浑然不觉。
若把注意力放到学习上,你就会进步;若把注意力放到思考上,你的思维质量就会得到提升;若有注意力放到不可能有产出价值的地方,你就惨了——你最宝贵的东西被消耗掉了,而你却一点收获都没有。
扪心自问,自己是属于那 80% 的人,还是 20% 的人?80% 的人就属于已经失去了深度思考能力,沉溺在娱乐信息当中的人。堕落性的娱乐就是给边缘化的人量身定做的。
一个残酷的事实是,人类永远无法永久的克制欲望。今天丢掉的奶嘴,过几天很可能又重拾起来。今天看了这篇文章,深以为然,过几天你还记得这篇文章的观点吗?卸载的APP又重装回来。强迫自己改变的结果只不过让自己难受了一段时间。
是你的意志力不够强大?非也,凡是靠意志去坚持的东西,都长久不了。唯有爱可抵得过岁月漫长。爱可以是喜欢,也可以是出于责任,还可以是理想和信念。
那要怎么办呢?
我觉得这三点缺一不可,目标明确、值得做、可实现。
有一个确切的目标,这样你才能踏出第一步,比如我要开始跑步,计划一周三次,每次5公里,这就是很明确的目标。跑步值得做是因为它能让我减肥、变美、更健康、更自律、获得愉悦等等。只要迈开腿,人人都能跑,几乎不需要任何的准备。
相反的例子,我决定明天开始少玩手机,想法很正确,但是目标不准确,什么叫少玩?不玩手机的时间用去干什么?干的事情是否值得做,是不是能实现?不明确的目标你就迟迟不能去实施,不值得做的事情你就缺少动力,不能实现的事情会挫败你。边缘化的人就是失去目标的人。
为自己设定有意义的目标,找到一件有长期收益的事情,并从中获得幸福感,每每获得一个新知识,每每将新知识纳入自己的思维体系,所带来的快感是无与伦比的,当你在更高级的内容获得快乐,你就会自觉拒绝低劣产品,抵制那些抢夺你注意力的产品。日常生活中,尽量拨出一定的时间,看有一定深度的、优秀的文章和书籍,保持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意去阅读一些超出自己阅读或者理解能力的东西,试着去理解,不断提升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
深度思考能力非常重要,因为你对这个世界有观点的时候,你才跟这个世界产生了联系。海明威这样说,要是你对这个世界没有自己的看法,你就完蛋了。
点击“在看”是一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