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成苑】徐文杰:把心交给武术

不知该从何讲起,似乎从接触武术开始,我的人生就定了调。武术,好像是我此趟来人间的使命。

少年时我看着黄飞鸿和霍元甲长起来,作为一个武侠迷,我是大人口中称为“天棒”的那一类娃。

与身边其他小孩不同,他们笔记本的扉页写满了对爱豆的誓言,贴满了与死党的杀马特大头贴.

而我写的都是“男儿何不带吴钩”“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类的句子。

写不来硬笔书法,字体虽丑还要无比飘逸地显得自己豪气十足。

(沧州表演)

结果就是我孤身一人在训练馆坐着,身边只有拳套沙包与刀剑做伴。

其他人都在谈论杰伦、冠希的时候,我拉着身边的男同学聊白鹤亮翅、黑虎掏心,耗尽最后一点强行拉拢的人脉资源。

也许只有下训以后的训练场才是一个容得下我的自由世界。迷迷糊糊的我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不是男人和女人,而是我和其他人。

此刻,武术对“我”这样一个少有人关注的小孩来说,是标榜自己与众不同,以期获得他人认同的工具。




一晃眼上了中学,也不看鸡血武侠了。

在与师兄弟的争吵中,得知截拳道才是最厉害的武道,于是笔记本扉页写满了李小龙语录,T恤也换成了“功夫”文化衫。

每次实战训练开始时一提裤子、二抹鼻子、三摇头成了标配。结束后学李小龙双手合十嘴里还嘟囔一句“动如水,静如镜”,否则不足以显示自己境界之通达,武艺之高超。

那段时间身体发育也快,但别人练拳都是往高了长,而我是往横了长。

拳脚练得行云流水,由于个头不高喜欢近身拼打,长于一线平推式打法,所以人送外号“扫雷坦克”。




我也正式开始了我的运动员之路与竞赛生涯。

从小比赛开始,一路打到全国比赛,名次也越来越好,拿第一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第六届世界武术锦标赛)

(全国武术比赛)

有人捧就有人骂,我成了反面典型教材,成了所有教文化的老师口诛笔伐的对象,成了同学家长口中不正常的人。

所有人都在劝我别再练下去,甚至家里也没有一个人理解和支持,他们都诧异,你为什么和大多数人不一样?你为什么不务正业?

这似乎从我选择练武术第一天起就被这么对待着。一种被强烈否定的情绪弥漫开来…

为了证明自己,我不仅上台比赛的时候打,在台下也打,什么武德、克制、冷静通通扔到一边。

(高中)

我们学校门口的小流氓就遭了殃,学校后门的无名小巷成了实验场,学过的招数都拿去试,没少赔人家医药费。

只有打,才能证明我的存在,证明我比别人强。此时武术是我带刺的甲胄,是我抓着的一根救命稻草。我生于斯,长于斯,成于斯,也败于斯。




结果我被迫转学,意外的是新的老师和同学很快接受了我,也并没有因为我成绩一般而嫌弃我,反而我成了班里的亮点,就连因为比赛上了的杂志,也从图书馆找来,拿出来表彰。

这给我带来了很多朋友,一直到今天我们都还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因为大家的接纳和理解,除了拳脚依然硬核,我的内心开始柔软起来,再也不是只晓得打天打地的“天棒”。

在这里要谢谢那位开明的老师,如果不是她的包容与肯定,以我当时的状态很容易走上歪路。

这时武术成了我身上最亮的名片。




(从军)

就在所有人都紧锣密鼓地备战高考,为高考发誓赌咒的时候。我再次做出了惊煞众人的选择——从军!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于是我成了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哪里艰苦哪里去,打起背包就出发。

我是同批兵中年龄最小的一个,跟随英雄的红军师部队在大西北,在戈壁滩,战风雪、斗酷暑,北上朱日和,南下青铜峡。

由于练过武术拿过奖,还成了营里的教员,一个新兵蛋子居然带着一帮老兵和干部练武术。

军营的火热与平凡也满足了我少时”男儿何不带吴钩”的幻想。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军营像极了武侠世界中快意恩仇纵横驰骋的江湖。




再后来军改大幕拉起,我光荣转身。没得说,我自然还是扎进了武术里,一边接着比赛,一边开始教拳,投身于真正的武术“江湖”。

有道是五色令人目盲,江湖之中更是鱼龙混杂,在这路上我吃了不少亏,踩了不少雷,头戴星辰追月亮,脚下山高路又长。不管多少阻碍迷雾,我还是相信明月高悬在前,只要行在路上就是身在道中。  

(第八届世界武术锦标赛)

表演武术,传统武术,擂台竞技武术我都经历过。三者矛盾大于统一,曾让我很分裂一度不知道该如何看待自己,圣人说“抱一为天下式”,武术和擂台也许是一个硬币的正反面吧。




武术是以延续为本质的生存和竞争的思考方式,它让我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也认识这个世界,让我从逆境中站起来,有了笑对一切的勇气和胆量,跨越重重险阻,虽然不知道终点在哪里,在追求武术的路上每一天都无限接近于那个真正的答案。

把心交给武术,武术还我世间一切显像。我通过追寻武术去学会欣赏艺术;通过欣赏艺术去学习热衷文化;通过热衷文化去感悟我的人生,这就是我热爱武术的意义所在。

何须处处拿别人的阳光照亮自己,每个人心中都有火花,点燃它,让它燃成火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