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机会在大剧院的小剧场观摩了话剧作品《我梦中的羊》(I Dream of Sheep)首场演出。这部作品出自一个年轻的创作团队,是一部充满探索意义的心理剧作品。宣传折页上有介绍文字,“以残酷的梦境,折射家庭人生的原始命题,父与子的情感冲撞,直击心灵最初的爱。”
这部话剧作品的表现形式比较多元,内涵也很丰富,对当下流行词汇的运用也颇有笑点,可以看出主创人员对社会生活的敏感和把握程度。作为一个不太懂舞台艺术的中年人,也有几点感受和一点感动。
演出开始阶段,有种不舒服的感觉。不适感的来源主要是因为那只羊。羊,在剧中被导演赋予了重要意义,“如同阳光,慢慢渗透黑暗的地狱”,它,温顺而高洁,慢慢柔化僵硬的灵魂。但是,舞台上,这只羊皮外面套着比基尼,以女性形象出现的宠物羊让人感觉不舒服。在剧中,这只羊加入到父子间的餐桌斗争,甚至作出直接干预。这或许可以理解为宠物对主人的情感投注。当这只羊和隔壁奸商共同起舞时,难免让人怀疑它和商人是一伙的。总之,题目是《我梦中的羊》,但笔者没有感受到它的温顺高洁,甚至有个疑问想和主创人员探讨,在这里, “羊”是否一定要有这么具象化的、商品化的、女性化的、宠物化的呈现?
既然是心理剧,该剧对心理的冲击或者说启发还是挺突出的,至少有三个方面:
1、如何面对家庭重大丧失事件?父子矛盾的关键在于对丧失没有做好的处理。父亲把对妻子的思念和爱很快转移到两个女性身上,甚至是沉溺于欲念之中,而且带着儿子搬到乡下,粗暴改变了儿子成长的生活环境。儿子对母亲的去世没有心理准备,甚至怀疑父亲有加害的嫌疑,这个心结一直在那里没有得到处理。在这种心理状态下,父子关系怎么可能没有问题?
2、结构不完整的家庭里如何实现家庭成员的健康发展?剧中的父亲非常在意家庭功能不要有障碍。他关注到家庭功能,仅仅是提出了这个问题,与解决问题还有些距离。创作者"梦中的羊"是否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解决方案的探索?
3、情绪管理技巧有用吗?尽管剧中的儿子以讥讽的口吻嘲笑数数法。但在我看来,这个小技巧还是相当有用的。它为父子对话提供了可能。幼儿园教师的一些努力对改善父子关系也是有意义的。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前心理学知识传播普及和发展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需求背景!
最后谈谈打动我心的一幕:剧中父亲回忆儿子早产重病时的羞耻感和病愈后的幸福感的内心独白。他把作为一个父亲在当时的感觉感受做了相当准确到位的描述。还有当时依偎着他的宠物羊与主人有非语言的情感互动。这个场景是全剧让我最感动的地方。当那个酗酒的、同时与两个女人周旋的男人袒露心迹、表达并呈现他的情感时,他突然具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201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