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平衡如何推动供热制冷系统高效运行

 在众多涉及流体传输的系统中,如供热、空调、给排水等,水力平衡是确保系统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水力平衡旨在使系统内各部分的水流能够按照设计要求合理分配,避免出现流量不均、压力异常等问题,从而实现系统的最佳性能。它不仅关系到能源的有效利用,还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和系统的长期可靠性。


水力平衡的原理

Ø水力失调的类型及成因

水力失调是指系统中实际流量与设计流量不一致的现象,可分为静态水力失调和动态水力失调。

水力失调产生原因现象案例

静态水力失调系统设计、施工及设备材料产生问题:各环路管道长度、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不同,导致系统管道特性阻力数比与设计要求不一致。

有些建筑暖通空调水系统中,部分环路的阻力过小,使得这些环路实际流量超过设计流量,而其他环路则无法达到设定流量,造成冷热不均的现象。

两管制水系统在冬夏季工况切换时,难以同时兼顾不同区域的需求,也容易引发静态水力失调。 

动态水力失调系统运行过程产生问题:当用户阀门开度变化引起水流量改变时,系统的压力分布会发生变化,进而干扰其他环路的流量,使其偏离设计要求。在空调系统中,当部分末端设备的控制阀关闭或开度变化时,会导致系统内压力升高或降低,使得其他盘管的水量增加或减少,从而无法保持稳定的流量。


Ø水力平衡的实现原理

对于静态水力失调,可通过在管道系统中增设静态水力平衡设备,如平衡阀,对系统管道特性阻力数比值进行调节,使其与设计要求一致。这样,当系统总流量达到设计流量时,各末端设备流量均能同时达到设计流量,实现静态水力平衡。

对于动态水力失调,需要在管道系统中安装动态水力平衡设备,如流量调节器或压差调节器。当其他用户阀门开度发生变化时,这些设备能够发挥屏蔽作用,使自身环路的流量不受影响,从而实现动态水力平衡。以变流量系统为例,通过动态水力平衡设备将双管并联系统关键点压差恒定在设计压差,可有效维持系统的动态平衡。


水力平衡在不同系统中的应用

Ø供热系统

在供热系统中,水力平衡对保障供热效果和节能降耗至关重要。若系统水力不平衡,会导致近端用户过热,远端用户供热不足,同时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通过合理设计管网布局,采用同程式系统或安装平衡阀等措施,可以有效实现水力平衡。在一些大型供热项目中,通过在集水器、立管回水管以及水平分支管等关键部位安装平衡阀,能够精准调节各环路的流量,使热量均匀分配到各个用户,显著提高供热质量,同时降低能源消耗。


Ø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中的水力平衡同样影响着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室内舒适度。水力不平衡会导致空调系统能耗增加,冷热源近端的空调过冷或过热,而远端效果不佳。实现空调系统水力平衡,可采用同程式设计、四管制管路设计以及各类平衡阀的应用。同程式设计能平衡环路之间的阻力,四管制管路可分别对应冬夏季工况,静态平衡阀和动态平衡阀则用于应对静态和动态失调。在一些商业建筑的空调系统中,安装智能型平衡阀,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压差、流量、水温等数据,并将其远传给BMS 系统,实现了对系统水力平衡的精准控制,有效提升了空调系统的节能性和舒适性。


Ø排水系统

在排水系统中,水力平衡原理的应用旨在确保水流分布均匀,避免局部过载或欠载现象。通过合理设计管道尺寸、坡度和流量分配机制,以及采用优化的管道布局、增设调蓄设施和智能控制阀等技术,可以实现排水系统的水力平衡。在城市排水系统设计中,利用水力学模型模拟流量和压力分布,根据模拟结果调整管道参数,能够有效提高排水效率,降低内涝风险。此外,结合物联网技术构建远程监测与智能调控系统,可实现排水过程的自动化和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排水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实现水力平衡的方法与技术

Ø系统设计优化

合理的系统设计是实现水力平衡的基础。在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布局、管道的走向和长度、设备的选型等因素。采用同程式系统设计,可使各环路的管道长度相近,减少因管道长度差异导致的阻力不平衡。对于需要兼顾不同工况的系统,如空调系统的冬夏季运行,采用四管制管路设计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季节的流量需求,提高系统的水力稳定性。

Ø平衡阀的应用

平衡阀是实现水力平衡的重要设备之一,具有良好的流量调节特性。静态平衡阀通过调节阀门开度,改变管道的阻力,从而使各环路的流量达到设计要求,适用于解决静态水力失调问题。动态平衡阀则能够根据系统压力变化自动调节阀门开度,保持通过阀门的流量恒定或压差恒定,有效应对动态水力失调。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系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类型的平衡阀,并合理安装在管道系统的关键位置,如集水器、立管、分支管等,能够显著改善系统的水力平衡状况。

Ø智能调控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调控技术在水力平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智能型平衡阀带有各类传感器,如压差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水温传感器等,能够实时监测系统的运行参数。通过传感器与执行器的配合,智能平衡阀可根据监测数据自动调整阀门开度,实现系统的动态平衡。同时,这些阀门还可将所在环路实时的压差、流量、水温数据远传给BMS 系统或其他智能管理平台,方便管理人员对系统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在一些大型建筑的供热和空调系统中,利用智能调控技术实现了水力平衡的自动化控制,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水力平衡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Ø 动态失调的复杂性

动态水力失调由于其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用户行为、设备运行状态变化等,使得其解决难度较大。为应对这一挑战,除了采用先进的动态平衡设备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系统监测和控制系统。通过实时监测系统的压力、流量等参数,利用智能算法预测系统的运行趋势,提前调整设备运行状态,以适应动态变化的需求。同时,加强对用户的管理和培训,规范用户的操作行为,减少因用户不当操作导致的水力失调。


Ø 现场调试困难

在实际工程中,现场调试是实现水力平衡的关键环节,但往往面临诸多困难。系统的复杂性、设备安装位置的局限性以及调试人员技术水平的差异等,都可能影响调试效果。为解决现场调试困难的问题,可采用先进的调试工具和方法。利用专业的水力平衡调试软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对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准确找出水力失调的位置和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调试方案。同时,加强对调试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确保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在系统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现场调试的便利性,合理预留调试接口和空间。


Ø 系统改造与升级

对于一些老旧系统,由于其原有的设计和设备可能无法满足当前对水力平衡的要求,需要进行系统改造与升级。在改造过程中,面临着资金投入、施工难度、对现有系统运行的影响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对老旧系统进行全面评估,明确改造的重点和方向。在资金方面,可通过合理规划项目预算、争取政策支持或采用节能效益分享等模式来解决。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艺,尽量减少对现有系统运行的影响。同时,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技术进行升级,如安装智能平衡阀、优化管网布局等,以提高系统的水力平衡性能和整体运行效率。


水力平衡作为保障供热、空调、排水等系统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在能源节约、用户体验提升和系统可靠性增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深入理解水力失调的类型及成因,运用合理的系统设计优化、平衡阀应用和智能调控技术等方法,能够有效实现水力平衡。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着动态失调复杂性、现场调试困难以及系统改造升级等挑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新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手段。米诺国际能源服务(北京)有限公司作为行业内的创新先锋,始终专注于水力平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深入理解水力失调的类型及成因,运用合理的系统设计优化、平衡阀应用和智能调控技术等方法,为客户提供全面且精准的水力平衡解决方案,有效实现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助力客户降低能耗成本,创造更大的价值,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