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在自己的杂文里谈论我爸,二十年来他一直是我所认识的人中最成功的人。
我认为我爸成功,不是因为他挣了多少钱,对社会做出了多少奉献,仅仅是因为他买了房。
据我所知的,我爸在三十岁左右有了两套房,一套在山里,八百多平米,一套在城里,不足一百平米。
根据所学知识对九零后普通年轻人的现状做一个数据分析,发现两个问题成了九零后最大的困扰,成家和立业。成家得有家,要有家就得买房,要买房就得有首付,有了首付还得要承受未来十几二十年的拮据生活。所以想一想一个普通人能在三十岁前能有一套房,其实没那么容易。
有了房子想要有一种理想的装修风格,要有自己喜欢的家具和装饰。许多名人写过很多文章来描述自己的理想家园,要有什么又要有什么,细想一下必要的东西很少,不必要的东西反而很多。
在涪陵这个城市居住了二十年,住过的房子一共三套,前两套是租的。记忆里对第一套房子的记忆已经遗忘了百分之九十五,仅仅只记得是因为2000年左右家里被偷了一大笔钱后才选择的搬家。第二套房子住的时间长,也是租房的日子里过的最快乐的一段时间,一套一百多平米的房子,四间卧室分别四家人居住,公用厨房公用厕所公用阳台。租房的人有外地的打工仔,楼下菜市的小贩,老家的一个亲戚,四家人抬头不见低头见,所有人的状态都是早出晚归,各自忙着挣钱。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爸回来告诉家里他买了一套房,所有人很惊讶,2005年靠自己的能力一次性付了7万块钱买了人生的第一套房,全家人很高兴,交房之后甚至没有装修,我们就开始搬住了新房,从此结束了租房的那段岁月。之后的装修也很简单,有客厅有卧室有厨房有厕所,仿佛一切的就够了,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有了家的感觉。
老爸对房屋设计略懂一些,我却是一窍不通,前段时间,两父子在家聊天聊到装修,我即使不懂装修也发表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1,必须要有一个10平米左右的书房,里面要只有书,小桌子小板凳,甚至离wifi要很远。
2,餐厅希望有一个酒柜,能放一些洋酒葡萄酒。
3,客厅不需要太大,茶几最好能放下一套茶具。
4,阳台能种点花草。
5,风格最好是简单温和。
6,卧室两间足够,能放下床和衣柜就行。
7,厕所最好有两个。
8,厨房能放下基本的生活必需品。
9,房屋最好是在高层,最顶层最好,取光,通风好一点。
10,能看见江,能看见山,离商圈步行不超过十五分钟。
大脑想了一下,列了十点认为可取的要求,没有太多的复杂东西,想了一些能让自己感觉到舒服的家居。
21世纪里大多年轻人被贴上了房奴的标签,能寻到一套实惠又如意的房子却是很难。买房不易,装房不易,且买且珍惜,且装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