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师亦友沈从文一 一我读《汪曾祺论沈从文》

跟随海波妹妹的书单,我也读了汪曾祺的《汪曾祺论沈从文》,读后才知道,原来二人是师生关系,而且关系非同一般。教了这么多年的《云南的歌会》和《端午的鸭蛋》,我从来不清楚二人的关系,可见我是多么需要读书。

书中主要介绍了沈从文的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等等,我最感兴趣的有以下几点。

沈老师是一个教学高手。

在教写作时,沈老师谈强调一个原则,要贴到人物来写。意思是说,人物的言谈举止,行为个性,都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沈老师还是一个写作高手。

汪老最佩服的不是老师的课上得多么精妙,相反,沈老师的课上的很随意。为了教学,他经常反复写文章,经常写下水文。为了讲清小说的结构,他尝试多种结构的写法,用他的实践来指导他的课堂教学,这种教法实在是高。

图片发自简书App


沈老师还是一个有情怀的老师。

他爱生如子,文中说:“这辈子为别人邮寄稿子的邮费,也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目。"遥想在国运艰难的抗战时期,人们生活条件相当的差,西南联大的教授们也常常穿着破旧的袍子上课。沈老却有大情怀,为了学生的前途,不计个人利益,这种精神多么可敬,说到底这都源于沈老对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喜爱。

沈老师更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最初,为了开辟新生活,他放弃正式的军中工作,只身闯京城,笔杆打天下。他的胆识与追梦精神,令人敬佩。后来,在创作高峰时期,由于各种原因,他离开了自己心爱的创作天地,转行研究古代服饰,他默默无闻,完成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巨著,作出了非同寻常的贡献。他的一生是充满传奇的一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