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文中的案例,深有体会,每一个孩子都只是需要一些成长的空间,给予他们积极的肯定,他们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积极向上。
1. 别着急慢慢来
这一句话看上去像说给小孩子的, 但是我觉得我应该常常说给我自己。
作为妈妈,常常大部分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里并不会像亲子照那么完美,一地鸡毛,或者案发现场的概率更高一些。这个时候我们如果苛责孩子,孩子就会学会面对问题时不断的苛责别人或者自己,当我们学会在问题中发现转机,孩子也就学会了在问题中成长的机会。
有一天下班刚回到家,看到孩子耷拉着脑袋,我问怎么了,奶奶很生气的说,她用彩笔画在客厅的墙上。我走过去,蹲下,认真的看她的画作,然后我就像自言自语的说道:“画的不错嘛,草地上的是小鸡吗?”孩子似乎发现我并没有要生气,有点别扭的走过来 站在我旁边点点头。 我接着说道:“ 你喜欢画画吗? 我妈妈可以给你买一个画本,这样你可以拿着走到哪里画到哪里,之后也可以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女儿也没特别开心的看着我说,她想要一个这样的本本,可以去院子里画池塘的鱼。然后她自己接着跟我说:“我以后不画在墙上了, 都没有办法拿给小朋友们看!” 我赶紧表扬了她对画画的热情,还有懂得分享。 最后提醒画在墙上没有办法更改,大人收拾起来也很难。特别是去到公共场所,文物是不可以乱写乱画。
有点耐心,孩子总会在一次次摔倒后,找到跑得更快的方法。
2. 不要按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
我小时候每次收拾房间, 我妈就会在旁边各种嫌弃,直到现在我也是个不会收拾家的人。 似乎在骨子里我就不行,已经放弃自己了。
因此我有了孩子后我就反其道而行之。 我们家因为我实在太懒了。 孩子6个月多开始就已经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
6个月的时候手抓饭一小时, 方圆一米都是饭, 1岁多的时候拎着自己的尿不湿晃晃悠悠去厕所,再大一点,他就知道穿过的衣服扔到洗衣机旁边的框子里,早上起来要自己思考是穿猴子盒里的衣服,还是刺猬盒里的。现在五岁的小朋友已经会很认真的写计划表,晚上复查完成情况。 俨然已经是一个很有机会,很有秩序的大孩子了。 我三十二岁都没她做得好。 表示惭愧。
我常常站在五岁的角度看她整理的衣柜, 我觉得可以打200 分,哈哈!
我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非常感谢孩子给了我很多帮助,让我越来越像一个还能带的出门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