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自我突破的阅读体验,一趟重新审视的内在旅行。二十一天,痛快又满足。
第一次见到多多老师,是在公司的线上培训课中。老师的课程轻松有趣有很有干货,我特别喜欢。记得老师曾经告诉我们大脑最喜欢的奖励有三种:甜食、幽默、还有冥想。而这三样都是我的最爱,所以那时候我就认定,她是个宝藏老师。
报名参加二十一天的读书团之前,我考虑了很久。作为一个家有18个月的小宝贝的妈妈,属于我自己的时间就像梅雨季节之中的阳光,无比短暂无比珍贵。但我还是反问自己,能坚持嘛?心里的声音告诉我,可以。
七本书,虽然不算多,假如都是小说的话可能三五天就看完了,但实际情形完全不同。每一本书的作者,都是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咖,他们的文字涉及心理学,哲学,身心修炼,等等深入人心方面的内容。看懂这些文字很容易,但是理解作者的内核,并用于实践则很费心力。可一旦用力捅破那层窗户纸,你会发现,看到的不是窗外的景色,而是你内心的光芒。
《有感觉还是没感觉》这本书是个推门砖,我认为他是打开心路历程的第一步。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开始收集我的情绪,那些词汇,那些颜色,那些反应,我发现我从未在情绪的角度上满足过我自己。用坚强,代替了害怕,用愤怒,代替了悲伤,看起来是一个干练精明的人,但内心里挣扎而彷徨如同惊涛骇浪,从未平息。当我读懂了他们,我便读懂了自己。所以接受他们的存在而不掩饰则变成了勇气。我开始了解,勇敢从何而来。《象与骑象人》《情绪急救》《非暴力沟通》每一个作者都将自己对内在的感悟理解分析,掏出来分享给读者。没有人在堆砌华丽的语言,到处都能找到金句,或者说是解决内心的药方。《一年之转》是一本神奇的书。读到一半的时候,我在怀疑,拜蒂是要给我洗脑嘛?这四个简单的问题,是机械的重复嘛?哦,并不。她的内心可以敏锐的发现问题的真相,这也深刻的影响了我。热爱真相,才能看到伤痕累累的自己,才能真正的改变方式保护自己。《解惑》《当下的力量》两个作者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出发,给读者描绘出各自不同但实际却是相同的出路。他们都曾经被内心的困惑折磨的辗转反复,也曾因迷茫而求出无期。终有那么一个瞬间,他们仿佛找到了打开了生命的钥匙,然后思如泉涌滔滔不绝。他们毫无保留和盘托出所有的感悟,细致入微,条理分明,虽然有一些观点跟我的认知有差别,但丝毫不影响我对他们的赞美。模仿他们的人生,未必会等到相同的灵光乍现的瞬间,但是他们的经验可以让我们鼓起勇气,不要因为迷茫而彷徨或者循规蹈矩。去体验,去感受,才是发现自我的最好的捷径。
每个读过佛经的人,心里都会有一位属于自己的释迦摩尼。作为一个佛教徒,我看到了这些智者们各自不同的解读,也感受到了来自不同环境的人们对生命的真相的渴望。曾经以为挂在高处是一种独到的清净,所以阅读这样的书籍会是一种降维打击的体验吗?当我学会用同理心,去体味他人的感受,用技巧去化解内心暴力的手段,用反躬自问去了悟自己的执着,我便明了自己曾经的骄傲是无漏寡闻的代言。
我和“我”,原来可以这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