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地摊经济”火了。从成都率先对占道经营开绿灯,到全国两会期间政协委员提议给地摊松绑,再到中央文明办明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不考核占道经营,“地摊经济”一再进入人们的视野。日前,李克强总理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
活力在民间,小小地摊蕴藏着致富路。回顾改革开放初期,许多人的“第一桶金”正是通过摆地摊赚来的,像汉正街的“个体户”、义乌“鸡毛换糖”的小商贩等,他们在创业大潮中改变了命运轨迹,也让“中国真正活跃起来”。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就业压力显著加大。而成都在推出允许临时占道经营的政策后,仅仅两个多月就增加了10万余个就业岗位。可见,只要善于创新,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释放个体的创造力,就能让市场活络起来,带动经济复苏。
只是,“地摊经济”一头连着民生发展,一头连着社会治理,向来自带争议。管得太松,任由流动商贩“野蛮生长”,必然会带来道路拥堵、垃圾遍地、噪音污染等问题,让附近居民苦不堪言;管得太严,则容易“把孩子同洗澡水一起倒掉”,影响很多人的“饭碗”。一个不起眼的摊位后面,可能是一个家庭的生计。疫情影响之下,对中低收入群体来说,摆地摊门槛低、投入小、见效快,是最容易实现的营生。但是,既要“地摊经济”活起来,又要文明有序,这是一道检验城市治理能力的考题。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实践一再证明,在地摊的管理上,绝不能简单粗暴地“一刀切”。无论“一禁了之”还是“一哄而上”,都不可取,只有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合理规划,“地摊经济”才能长久生存下去。
放开“地摊经济”后,有关部门需要管得更多、更细,下足“绣花功夫”,从而让“地摊经济”健康融入城市机体。比如,根据城市具体情况,明确商户摊贩的外摆范围,科学设置外摆时间;加强有温度的执法引导,促使摊贩自觉做好卫生安全工作;借力新技术探索常态化监管,运用大数据分析,精准追踪地摊业态,及时排除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多地放宽政策,“地摊经济”迎来发展机遇,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家万户摆地摊”之势。喜欢追风逐浪的国人,似乎又把“地摊经济”当作了新的风口。但实际上,在哪儿摆摊、卖什么、怎么卖,说起来都深藏门道,并非每个人都适合,还是要因人而异,别盲目随波逐流。再者,发展“地摊经济”,重在帮助暂时找不到工作的人再就业,炒作成“全民摆摊”则是一种误导,更别提还有地方借机抬高摊位费,着实让惠民政策变了味儿。此外,任何时候,守法经营、文明经营都是必须遵守的底线。
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繁华的城市少不了烟火气。稳就业、保民生,激活“地摊经济”是一种务实选择。希望“地摊经济”能解决一部分人的生计,也期待各地能够着眼长远,用精准、周密的规划和服务为“地摊经济”保驾护航,以进一步释放其无限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