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青少年心理分析有感

     雷雳老师讲的青少年心理,说青少年上网的四个内在动机分别是:

    1.寻求白我存在感。青少年的情感危机就是想知道我是谁。所以能在网络中寻找到自我。

     2.脱离父母和家庭:青少年他已经有自我的感觉,所以他又要他想脱离父母的管束。但是在生活上他又离不开父母,父母得提供衣食住行。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就是他们的一个小天地。他可以为所欲为,而需要父母的时候,有父母的帮助。所以促使他走进了网络,寻找自己的天地。感觉孩子好可怜呐!没有她们自己的空间,我们作为家长只是唠叨,管理他们,让他们学习学习再学习。那我应该做的是什么呢?怎么给他自己的空间呢?是他们自己干什么的时候,我不要干涉、不要唠叨?如果需要我的帮助的时候我就帮着这个意思吗?

      3.发泄压力和挫折:可在学习上,生活上,交流中会遇到挫折,可能会有许多压力。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又无法发泄。你去骂人,去打人,那是不行的,别人也可能会来打你的。网络中好像会处在一个你打他了而对方却无法回击那种。所以有的孩子会痴迷于某种网络游戏,发泄压力。我的孩子回来就玩一种打仗的游戏,也有这种感觉吗?那我该做的是什么呢?就是说定时间?然后自己结束对吗?而我总认为这样一回来就玩儿,不知道学习。看来有些必要的压力是孩子必须要发泄的。那我们就一起来规定时间吧!

     4.寻找亲密的感觉:孩子能在这封闭的网络中,匿名的网络中寻找一些亲密感。无论是同性朋友,还是异性朋友。那我该做的是什么呢?还是鼓励他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交许多朋友感比较好。可问问有什么铁哥们儿了等等,问一些他们之间的事儿估计也可以吧。

     看来有果必有因。既然出现这种情况,一定有他的原因。我们可以找找症结好对症下药。他是属于发泄压力呢,还是想脱离父母的唠叨?还是寻找自我呢?我们也可以给他买一些这样的书。如:哲学、人生价值等等的书籍。

感受之二

     听雷老师说的青少年上网诱因,总体来说就是:如果青少年和父亲母亲的关系良好,沟通顺畅的话,上网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少。但是如果父母不顾孩子的自尊和自我,在不了解情况的基础之上,硬是按自己的想法或者违背他自己的意愿,进行强制性的话,孩子上网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升。所以我们作为父母应:该尽量的和孩子沟通,并且按照她的意愿进行引导,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样孩子才能健康的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NBN的故事58:如此大的宇宙 时间:9000年2月28日 地点:宇宙 别说其他NBN了,就连遨游多方的甲比安...
    我我了阅读 176评论 1 2
  • 第4章 芳龄几何?可有婚配? 生夏弯着腰,两只手紧紧抓着包,踮着脚尖从组长背后慢慢地挪动着脚步,好死不死的组长竟...
    初三月阅读 282评论 0 3
  • 身为福建人,常有外省人觉得对当地特产——红木家具、寿山石我应该懂得,问起我我一脸歉然。最近有点时间,想补上这一课,...
    麻仁汤圆阅读 351评论 0 1
  • 代节妇吟 得闻长者言,我亦何太息。 陋室悬空磬,蛛丝遍鴛机。 蟏蛸出户里,荆棘断菌芝。 乡泪客中尽,蕉窗梦中失。 ...
    月照空林阅读 263评论 2 1
  •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而我 很无奈
    村客阅读 240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