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
本节课现实素材到非虚构故事的创作,你需要这五步,主要是告诉我们如何写一篇优秀的非虚构故事。
一、何谓非虚构故事或非虚构写作?
非虚构故事包括个人传记、非虚构故事非虚构小说。它们的素材来源于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故事,其中不含虚构成分。
与只是还原事实真相的新闻不同,非虚构故事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在写故事过程中,要把前因后果写出来,还要重点展示细节 ,特别重视强调情感和真实。
我们不少人有时觉得快把生活中的故事都写完了,再没什么写的了;要么就是写出来的故事感情不到位,编造痕迹明显,情感无法共鸣,让人觉得写得太过刻意。其原因就在于没学会非虚构故事创作。
二、那么如何创作非虚构故事?
第一、了解真相,搜集素材
要创作一个非虚构故事,首先要提前对所写的故事题材有所了解,如是自己身上发生的事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情感真实。好多人会把真实的事情写假了,就是因为没有将细节上有些地方表现出的不合理性解释清楚。这是属于创作的部分,必须要合理地解释。
写作过程中逻辑合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合理,写得再好也不会被读者认同。
那要如何搜集非虚构故事的素材?
(1)采访
如果要写的人物在我们身边,但对于这个故事不完全清楚就要去采访他,了解深挖他身上的故事以及他的心理,将这些素材整合在一起。
(2)多方收集资料
如果要写名人真实的故事,但又不了解,可以去查百度简介,看代表性的论文,读相关的人物传记等;
如果要写的故事是我们自己身上真实发生的,这可以从行业故事、生活故事、个人传记等方面收集材料去写。
第二、艺术处理
①语言要精准、要有美感,将故事写得有场景化。
②要选取与主题有关、能突出主题的情节和故事
③细节多交待,对语言、行动、对话、表情等细节的处理绝对要生活化,一定要显得真实。可将情感、情绪去放大、渲染,增加故事的可读性。
第三、情感共鸣
有时我们写的故事会被质疑太假,就是因为情感没有带入进去,只是找到了故事核把它叙述出来,对故事的理解并不透彻。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无戒老师给我们安利一个方法,那就是不管写谁的故事,都一定要把自己带进去,分析人物的性格,这一点非常重要。
既要与故事主角共鸣,也要与读者共鸣。情感共鸣非常重要。要学会换位思考,将自己带入故事,否则只有情节,没有情感,故事只是一个空壳。
第四、代入情绪
必须要有大喜大悲的情感在故事里,即使写一个很短但是真实的故事,也要把自己的情绪代入进去,写作过程中某种情绪涌上来的时候一定要将它表达出来,而且这种情绪是可以被放大的,这就是艺术处理。
第五、准确地叙述
有时候在我们将自己的感受、人物的性格、剧情都分析透了,准备动笔写的时候,却发现总写不出自己想要的那种感觉。这可以通过长期练习得到改变的。最好的方式可以还原故事,也可以写日记,将所思所想准确的写下来。长此以往,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也会做到我手写我心。
我的感悟:
之前自己写的大部分故事或者是自己身上发生的,或者是身边的师友、同事、同学等身上发生的故事,也有少数从别人那里听来的故事,写的时候或多或少都加入了一些虚构的成分,也没有做过采访。
在写别人身上发生的故事时,因为缺乏相应的生活经历,有些地方处理得不太合理,特别对人物的心理把握不够,人物的心理历程太过简单甚至有些解释不通,致使故事给人假的感觉因而缺少了吸引力。
例如上周写的《转身》,面对丈夫长达五年的出轨、背叛和欺骗,甚至因此进了牢笼,留个烂摊子给自己的结果,女主似乎很容易就放下了,会让人觉得她根本不爱自己的丈夫,那么丈夫背叛一个本来不爱自己的人,好像也就不那么罪大恶极了。故事的冲突性以及其中包含的人性复杂的张力也就小了很多。对于女主放下的过程和心理纠葛缺乏深刻地刻画。
至于不能我手写我心,一直是我特别欠缺的地方,会按照老师课程中讲的继续持久练习。另外,还要加強阅读,多学习多输入多练习,摒弃一切杂念,安静安心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