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临渊羡鱼 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礼乐志》中写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意思是说人只是站在河边,望着河中肥美的鱼,徒然羡慕,是永远得不到鱼儿的,还不如回家结张网来捕鱼。

    今天有幸和我们学校新教育种子教师7人一同走进了县直初中,近距离聆听新教育领军人物-----江苏省海门市教育培训中心许卫国科长的讲座,其间我心中时而激情万丈时而意志消沉,时而矛塞顿开时而百思不得解。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然而留给我的思考却是深远的。

        许卫国科长的三个专题报告《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的认知与行动》、《让阅读成为师生共同的生活方式---新教育实验营造书香校园行动》和《营造完美的生命场——缔造完美教室行动报告》,还有县直一小形式多样的晨诵,其中个个鲜活的案例,榜样实验学校顶层的设计,教师的行动,让我真切的认识到我们与优秀的差距,不管从学校资源配制,师资力量的匮乏,以及教师对新教育的认同,无不制约着新教育的发展。

        通过近几个月对新教育的认识,拜读有关新教育书籍,同行们的随笔,结合自已的教学实际,对新教育逐渐由模糊到清晰,由疑惑到可信,由抵触到欣然接受,进而想试试,做教育改革践行者,只羡慕别人的成功是不行的,因此“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我在一次“美丽园丁”培训中有一位香港老教授说:很多人都能发现问题,但很少人用实际行动去解决它,因此这个社会空谈者众,行动者寡。新教育中说,行功就有收获,坚持才会有奇迹。

        对于今天所听的报告,梳理一下,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大家分享。

      一、理念的认同,知行合一

        在讲座中我再次认识了新教育。如 “唤醒一个老师,就是唤醒几十个孩子,唤醒一个校长,就是唤醒了几百个甚至几千个孩子”;“一间教室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取决于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 ”;关于生命理论,“拓展自然生命的长度、拓展社会生命的宽度、拓展精神生命的高度”;“人只有在游戏的时候,才是自由的。人只有在自由的时候,才是完整的。”;“真正的素质教育是不怕考试的!”;“新教育是一群富有激情的梦想者的舞蹈”等。

            道不同不相为谋,通过看新教育专著和同行们的随笔,进行与实际对接,从而认同新教育的理念达成共识,组建团队,进行分工,并应用到教学或管理中来,可从一点一方面一个班做起,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比如成立工作室,先从书香校园,师生共读共写和每月一事做起,制订近期和长远规划,在学校常规工作中得以体现,在做中完善,在做中认知。

  二、对创建书香校园高度认可

        “没有阅读的学校,它不是学校;没有阅读的教育,它不是教育。整个书香校园是学校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根基”。阅读的种种好处,我不在一一赘述,关键如何做。

        根据我校情况,图书室书少,种类不全,适合小学生读的书不多,家学校读书氛围不浓,学生读书不方便等困境,将采取以下行动:开放图书室,办借书卡(己完成);定期开放(每周一和周五);各班集体借书放本班图书柜,方便学生在教室读书,定期更换;发动师生捐书(近期进行);开放场所书橱安装(公寓楼一楼安装书橱和校园内安装开放型小书橱)更方便于学生阅读,近期安装;室外方便学生读书就座的椅子桌子近期安装。以期给师生创造一种自由宽松方便的阅读环境,创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三、关注每个生命,让其相信会开花

      花开有早晚,花朵有大小。不论何种情况,学校要创造开花的条件,即各种平台,各种社团要建立起来,丰富学生生活,给他们出彩的机会。比如体育艺术类,专业人才短缺,就网上学习,就到兄弟校“借”人进行辅导,力争活动起来。

        四、发挥本地优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与当地政府结合,给学校种植地一亩多,将分配到各班,将对学生进行种植劳动锻炼,目的是让学生参从选种,种植,管理,收获,分享全过程,培养学生爱劳动,不怕吃苦,珍惜劳动成果,共分享,持之以恒的品质。

      各班分配花盆,从校园,教室到寝室都摆上自已种的花草,既美化环境又培养关爱生命的教育。

        两个班准备种植葫芦,己经下种,将来除了观赏,成熟后制作成葫芦画,葫芦乐器等,形成葫芦文化。

      五、缔造完美教室

      从班微、班名、班歌、班诗、班级口号班训、班级愿景、班级公约  等外在形式,让学生都参与设计中,其目的是创造其参与平台,进尔提高班级凝聚力,给他们阳光的环境,让班中每个生命鲜活起来。

      六、每月一事要精致起来

      要注重“每月一事 ”形式内容的选择,不求多而求精;要注重材料的收集与整理,留痕迹;要注重总结与反思,以利工作;好习惯的养成,要坚持等。

      新教育应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是绢绢不断的溪流,靠一时热情而不持久是不会成功的。或许我的想法不科学,或许做法不先进,既然已经行走在新教育的路上,那就让他在实践中得以完善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