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摩梭人画像

    摩梭人环泸沽湖而居,四围高山,区域闭塞,交通不便。传为蒙古统一南宋时期蒙古兵留于当地,因此有蒙古血统。当代因人数较少(4万人口)、行政区划(泸沽湖由云南、四川一分为二)等原因,因此没有作为一个单独的少数民族进行归分。居四川部分归蒙古族,居云南部分归纳西族。


云南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三家村船夫



    摩梭人至今仍处于母系氏族时代,亲情最重。家中最长女性为家族祖母,主外。祖母握有家族大权、实行禅让制,当祖母年老,家中需集体选出新祖母,并经祖母认可。家中男性主内,抚育幼子,舅舅地位最隆。

    家中最要、最中房间为经堂,经堂中置有下火塘、上火塘。下火塘百年不灭,供奉祖先;上火塘为祭祀祈经祝福用,常用常灭。经堂中除供奉民族祖先画像外,有祭祀释伽牟尼处,沿墙有矮床,四壁装饰有唐卡和家中阿哥自雕自画木雕板,颜色艳丽夺目,以藏传佛教为素材。经堂外有烧香白塔,每日朝拜。

    幼子于13周岁在经堂中进行成年礼,全家参与,亲生父亲不参与。成年礼中赠予男子一把腰刀、一顶毡帽,称“阿哥”;女子一身衣服、一副头冠,谓“阿妹”,又称“卓玛”(藏文化)。成年礼后,男子需向家中长辈学习金银木石、翻墙技艺;女子需学习家务农务财务等事。

    成年后,男女可外出寻偶。当地为走婚制,一夫一妻。年轻男女白日各自做活,夜晚双方会于村寨篝火晚会,于节奏轻快舞步间食指相扣,乐而忘忧。若有中意者,女子伴节奏移步男子旁,手指搔男子掌心三下,男子若有意,回以搔掌心三下,双方眉目可传情。男子无意,女子便可离去,他人不知。


云南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三家村篝火晚会女舞者


云南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三家村篝火晚会群舞者


    互搔掌心后,男女二人避开众人谈私话,不外乎男子木匠银雕手艺如何,女子告知家中位置。男子返家后,需准备猪膘肉(取猪头猪身,猪腹掏空,填以药草,重新缝合)、个人腰刀和毡帽、一只亲手打造的银镯作为定情信物。

    夜半,首次走婚的男子需携带以上三样翻墙而进,将腰刀和毡帽挂于女子房间外墙,拦阻他人;将银镯套于女子手腕,以示定情。天未明,男子离去。期间无人知晓期间关系,又为“暗婚”。

    女子怀孕,躬耕不辍,利于生产。因条件有限,女子多于家中由女性长者接生。诞子后,子归母家,与生身父亲举行认亲仪式后便再无经济与社会关系,由母家姐妹共同抚养长大。

    摩梭人说摩梭语,无本族文字,使用藏文,信仰藏传佛教。历史上长期遭受土司制度压迫,多为农奴。因无文字记载,本族文化口耳相传,故对长者敬、祖先拜。

    摩梭人生产力低,与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关系,此村中现最长者寿125岁,可称奇迹。当地丧葬行火化,众人相携至高山之巅,举行葬礼。死者不留骨灰,不留墓碑,不留画像,不过清明。但在家中日日祭拜。


讲解员阿妹,身怀六甲,仍做义务讲解



笔络整理自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舍夸村志愿讲解员

2022.8.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尽管不知道你消失在哪一个峡谷,但我相信你的灵魂总会在央迈勇神山飘荡。 所以,为与你的灵魂相遇,我用心守候着央迈勇。...
    身心阅读 724评论 0 0
  • 美丽的泸沽湖一直是我很喜欢的地方的地方,这里的摩梭人充满了神秘。曾经看过几本介绍摩梭人的书,一本封皮的画面现在还记...
    昊子环球背包阅读 1,403评论 1 2
  • 1. 在客栈稍作休息,下午四点驱车前往泸沽湖摩梭人家。一车人坐一桌吃饭,以后每次吃饭他们会叫车牌号。吃饭前,先洗净...
    幸福快乐的阿庆阅读 3,211评论 5 51
  • 旅行的意义,在于撇开熟悉的繁杂热闹,世俗的羁绊,看陌生的生活方式,多样的人生,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我们各不相同,用心...
    南墙知否阅读 2,601评论 2 3
  • “就在这一瞬间,才发现,你就在我身边……”手机的定时闹钟把我从沉沉的睡梦中给叫醒了。我一骨碌从床上爬起了,赶紧洗漱...
    江流乙阅读 24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