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晴
明珠 朱开源
对于价格有疑问的人,那么最直接的方式除了内容这块,还可以从其他服务这块说起,比如说售后,比如说身价。我们生活当中开的车子,宝马还是桑塔纳。穿的衣服,鞋子。上升一个高度来看待问题,角度就回答不一样。我们平时不仅仅是回答别人的问题,关键是如何思考,站在系统层面来思考,提出正确的问题,这才是最好的解决问题之道,才能跳出目前的条条框框。
钱的问题是个伪命题,一般人都会给自己留点钱的,应急的。
如果真的是暂时资金周转困难,先确认是否对产品认可。然后再谈资金的问题。
率先提出自己能给到的支持,没有利息,这样就没有什么好顾虑的,我们能做的也就是为别人分忧解难。
当面对别人的质疑时,这时对方一肚子情绪在身上。那么最好是少说话,听别人讲讲是怎么回事,他到底遭遇了啥事,他的心态是怎么样的,等处理好情绪,接下来才是解决问题之道。这个先后顺序缺一不可,而我之前没有认识到如何得体的应对,心太急不喜欢听别人抱怨,只喜欢表达自己的意见,不去关心别人怎么想的,或者是以自己的想法来臆测别人的态度,也就是想的太多,这对彼此的关系没有任何的好处。
我一贯的思维是如果我处在这个状态我会怎么做,她现在怎么做的,分明就是不对的嘛。有时候就一件小事就罗里吧嗦的说半天,这不是磨叽是什么,换我的话根本就不会提的,这算哪门子事啊,有必要发泄出来嘛。于是我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假设给别人穿小鞋,有了这种想法后明显回应就不一样,不耐烦。
现在回想起来每个人都有被外部环境塑造过的痕迹,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不明白。这位朋友从小安全感很高,家里有什么事就直接沟通交流,有话就讲出来,比较直接,向人发牢骚是正常表达,说完了事情就过去了。同时不会太在意别人的想法,自己想怎么来就怎么来,自己舒服最重要。而我呢,从小没有处在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家庭里面感觉不到温暖。大多数时候不敢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感情,压抑自己的想法,害怕被别人拒绝,害怕争取到自己的权益。就以为所有的关系都是这样的,后来才发现这是我们这一类人的沟通方式。由于不懂得怎么去表达,去跟别人互动,所以刚开始时可能别人会感觉我会很扎人,要么会感觉到冷漠,总之不是大家很喜欢的那种高调吹牛的。只有经常接触的人才能感觉到我的温度是多少。也就是人群中没有多少存在感的人。
言归正传,解决了情绪问题那么接下来是解决问题。
现在身体健康,有资本跟我吵,真的用到了没力气跟我吵。生病,医院只会嫌少,为什么不多买一些。
单子拿过来看一下,认识字吗。到底是你的问题还是我的问题。6w--30w你自己会做判断不。判断能力。跳楼就跳,6w--30w有可能不。
我有问题我就跟着你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