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居
(唐)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
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
雨中寥落月中愁
入秋后赶上雨天,想起李商隐的《端居》。
离愁不是什么新鲜题目,愁天的离愁更是。「远书归梦两悠悠」是全诗的缘起。既然相见无期,离人所盼也就只有远书、归梦两事而已。远书与归梦,一远一近,一实一虚,却终皆归于无可如何。唯剩一张空床,才是打不破的现实。
「只有空床敌素秋」是反话正说。「空床」原本是「敌」不了「素秋」的,偏要说「敌」,是因为虽已是一无所有,却也只能用这一无所有来抵挡整个天地的孤寂。此时的「敌」,说来比「不敌」还要可怜一步。
整首诗里最爱「阶下青苔与红树」一句,义山果然是用色的高手。
如果以画比诗,摩诘诗好比水墨画,你看他写白云青霭,写大漠孤烟,哪怕是写到「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都不会让你感觉那竹有多翠莲有多红,颜色不过点到即止而已。
长吉义山却都偏爱大红大绿,但也有不同。李贺诗中的颜色太过锋利,「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总要把自己划到鲜血淋漓才罢手;义山却有本事将这些红红绿绿收归己用。比如这首诗里的青苔红叶,明明是鲜艳的对比色,他写来却仿佛在画面上加了层心情的滤镜,于是那青不再是青苔的青,红也不再是红叶的红,都不过自己眼中所见心头所想罢了。
下面来做道数学题:青苔和红树是两种景物,放在雨中与月中两种不同的环境里,会变成几种?如果再加上心情呢?
「青苔」「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都是互文。它们组合在一起不是相加的关系,而是相乘,如此拼出来的,是一片镜之谜宫般的复杂情境。离人的愁思说起来只有「愁」之一字,但落在心里,就是如此复杂纷繁。这十四个字几次交插穿换,一整个秋天就都在思念里过去了。
绝句没有对仗的要求,义山此诗无一联对偶,却句句都在对偶。远书归梦,青苔红叶,雨中月中,远近虚实,阴晴明暗,分而合,合而分,一首短诗如何容纳高度密集的信息量,《端居》提供了一个教科书式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