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你学历史6——禅让制为何被世袭制取代

良渚文化墓葬陪葬品

    在部落联盟时期,实行了一种举贤选能的首领产生办法,即禅让制。但是随着国家的诞生,夏朝建立后,禹的儿子启击败了禹指定的继承人伯益,成为夏朝的第二位君主,从而宣告了禅让制的终结,由此从“天下为公”步入“家天下”的时代。世袭制成为了我国几千年君主继承的传统,而尧舜禹时代的“禅让制”这成为了儒家典籍里追忆完美制度。本来禹也是按照传统指定了伯益为接班人,伯益也按照传统躲进深山谦虚的避让,但是这次历史出现了意外,就是民众没有按照传统三请四求的去请伯益出山,而是拥戴了夏启,于是伯益也忍不住了,和启之间爆发了冲突,最终失败!如果说夏启破坏了禅让制,那为什么这样的破坏被当时的历史所接受,并且从此以后“家天下”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呢?想必不能把这一切都算在夏启与伯益之间的那场斗争这么简单吧!

   其实“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社会经济结构发展变化导致政治体制发生变化的结果。在原始社会后期的部族聚落已经出现了贫富的分化,以大汶口文化遗存为例,在早期的墓葬中,随葬物品在数量和种类上,没有太大的差别。而在中晚期墓葬中,在墓的规模、葬具和随葬品的数量、种类等方面,则出现了很大区别!同一墓地中出现的随葬品差异,是由墓主人生前财富占有的多寡,即经济实力的高下决定的。这表明在聚落部族原来的那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已经被打破,代之以地位上的差别,而且在一些大墓中,随葬物品特别珍贵,有许多的玉石制品,而中小墓则没有这样的物品,这反映了富人不仅占有大量的财富,而且还拥有一定的特权,能够占用一部分劳动力、为他们专门制作特殊的产品。实际上他们已经成为聚落中的一个特殊的阶层,拥有驱使和支配其他聚落成员为自己效力的特权。

私有制、贫富的分化导致了阶级的产生,为国家的诞生准备了条件,部落时期的军事贵族,也演变为国家的君主,为“私天下”产生也就顺其自然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