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随笔》读书笔记

图片发自简书App

《培根随笔》是弗兰西斯·培根在1597年发表的,书中内容充满了作者对人世的通透洞察,体现了作者的观实主义与其道德理想的完美融合,是文艺复兴以来欧洲古典人文主义价值观念和政治理想的集中体现。他在书中将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和思考,以及对人生的理解,浓缩成许多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我都是一边读一边拿着笔认认真真的记着佳句。以便以后自己可以随时翻阅。

作者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哲学家和科学家。他一生追求真理,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书中的培根观点摘抄:

谈真理:追求真理,是向它求爱求婚;认识真理,是与它相亲相依;相信真理,是用它尽兴尽欢,所以真理才是人性的至福至善。

谈死亡:死亡的声势比死亡本身更为恐怖。

谈嫉妒:一无所长的人总要嫉妒别人的长处,因为人的心灵不是靠自身的善滋养,就是以别人的恶为食。一个人缺此,必然要吞彼;一个人无望达到他人的长处,必然要压制别人的幸运来打个平手。

谈爱情:所有的伟人(无论是古人今人,只要是英名长在的),被爱情搞得疯疯癫癫的绝对没有,这就说明崇高的目标和伟大的事业是能够抑制这种柔弱的激情的。夫妻之爱创造了人类,朋友之爱完善了人类,而淫乱之爱败坏、作践了人类。

谈高位:1.高位显露人的美德或恶性。2.人在攀爬时应加入一派。3.人应当避免把自己的官架子摆到私人交往中来

谈胆大:对于有真知灼见的人而言,胆大妄为之徒不过是一种供人观赏的小丑。

谈善于性善:过度的权力欲导致了天使的堕落,过度的求知欲造成了人类的堕落;然而仁爱却无过度之虞。

他说,思想中的猜疑犹如飞鸟中的蝙蝠,它们总在暮色中飞翔。其实,猜疑是可以制止的,至少可以给予适当的限制,因为它蒙蔽心智,疏远朋友,干扰事务,使它不能持之以恒顺利进行一个人孤陋寡闻就会疑神疑鬼,因此人们应当用博闻广见来根治猜疑,千万不可将它闷在心里

书中的培根警句摘抄:

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2.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

3.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4.有些书只需品尝,有些需要吞咽,还有少数的应该细嚼。

5.人类智慧和知识的形象将在书中永存;它们能免遭时间的磨损,并可永远得到翻新。

6.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7.在读书的时候,我们与智者交谈;在生活的事务中,我们通常都是与愚人交谈。

8.内容丰富的言辞就像闪闪发光的珠子。真正聪明睿智的却是言辞简短的。

9.美的至高无上的部分,无法以彩笔描出来。

10.一般来说,青年人富于「直觉」,而老年人则长于「深思」。

11.因结婚而产生的爱,造出儿女;因友情而产生的爱,造就一个人。

12.机会先把前额的头发给你捉而你不捉之后,就要把秃头给你捉了;或者至少它先把瓶子的把儿给你拿,如果你不拿,它就要把瓶子滚圆的身子给你,而那是很难捉住的。

13.在开端起始时善用时机,再没有比这种智慧更大的了。

14.时间是衡量事业的标准

15.炫耀于外表的才干陡然令人赞羡,而深藏未露的才干则能带来幸运

培根的一生,他竭力倡导“知识改变命运。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他推崇科学、发展科学的进步思想和崇尚知识的进步口号,一直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书中的观点以及警句值得我们去思考,去牢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作家、哲学家。 培根的名言: 有必要时,要编造理由 把军事认为是举国唯一的荣誉、学...
    北方燕阅读 782评论 0 3
  • 面试官是一位在亚麻呆了7年的Manager, 开始先介绍了一下他自己. 然后一系列行为问题。Tell me abo...
    朱小喜阅读 1,442评论 0 1
  • 昨夜一宿的雨没停,气温降的真快,昨天还半袖出行而今天就风衣外披了。虽是初夏但深秋的寒意一阵阵侵来,思绪也乱乱的,心...
    松树_0909阅读 911评论 2 3
  • 一月柳叶新,千里奔波只为君,君看我可好? 二月杏花艳,夜半攀墙只为君,君见我可好? 三月桃蕊娇,霓裳一舞只为君,君...
    君兮阅读 278评论 8 2
  • 《追风筝的人》对于心灵的震撼绝非想象。 没有哪一本书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几次都需要捂住胸口按捺住那不断涌动的心。一直想...
    游游茶舍阅读 2,537评论 68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