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衡技术

李亚可  每日一省 394

3月23日  7

1.失衡技术 

      孩子犯错误的时候,通常情况下孩子是知道的,他们有羞耻心,犯了错误之后也会惶恐不安,甚至会想办法遮掩,或者撒谎为自己辩解,目的就是逃避批评和惩罚。那么,家长或老师千万不要立即讲一堆大道理来训斥教育孩子,那样没有太大的教育意义。尤其是孩子的无心之失,只是碰巧不小心犯了个小错误而已,家长要给孩子留点反省的时间。

      犯了错的孩子通常会想:我犯了错是不对的,可是你们已经教训过我了啊,那就没什么了,扯平了。所以呢,遇到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如果不是很紧急、很重大,需要及时纠正的,家长不要急于指责、训斥孩子,要让孩子在错误的状态下待一会儿,反省、反思。甚至,可以给予孩子理解和包容,关心和爱护孩子,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孩子就会因为不想让大人担心而表现得越来越好,来回应家长和老师的理解和关爱。如果孩子一犯错,你就训斥他一通,他立马就心理平衡了,心安理得了,不会有真正的改错之心,接下来该干什么还干什么,甚至会变本加厉。那样的话,你的批评指责和训斥,真的没有什么意义了。要学会让孩子在错误中待一会儿,给他反思的时间。

  案例047  出手太快

    很多家长和孩子约定,孩子下午放学回家后,不能看电视、打游戏,要先写完作业。

  设想一下,平时你一般六点下班,这天你提前下班了,五点半回家后,看到孩子在看电视不写作业,你会有什么心情?会有什么表现?

    很多家长会愤怒,立即出手制止孩子的行为,稍微激动点的,或者孩子有点意见不满的,家长甚至想打孩子一顿。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当你看到孩子后会做出一个判断——他在看电视;

      根据这个判断,你进一步做出推理——这次是我提前回来看到了,以前有没有这种行为?

    根据这个推理,你再做出假设——如果孩子经常这样,说谎骗我还不写作业,以后可怎么办?

    然后你就有了情绪(愤怒的情绪),因为这样的情绪引导你有了行为(批评孩子或者打孩子一顿)。

    实际上,你的判断、推理、假设都是你凭空想象出来的,你眼前看到的,不包含后边的推理和假设,即使孩子做得不好,也不要简单粗暴,先把事情搞清楚再说。

    结论:所有让你不爽的行为,都先找情绪和的原因;所有让你不爽的情绪,都去找认知的原因。不要出手太快,想一想再做,耽误不了什么大事。

2.不要出手太快,想一想再去做,耽误不了什么大事

    写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是深有感触,因为平时自己也有有意识的这样去做,特别是带孩子在路上走的时候,我做为我家孩子的教育观察者,看见孩子对路边的某一个东西感兴趣,会有意的先停下来,陪孩子多欣赏一下。有时候我还会问一下孩子,你要是没看够,我们在看一会儿吧。最后时间久了,孩子就会给我说,妈妈,咱们走吧,我不看了。自主选择权交给了孩子,他对事物好奇的时候,我及时的去捕捉到这些信息,然后陪他一起去感受,然后体验感受过之后,在回家。真的是耽误不了什么大事。慢下来和孩子一起细细品味生活中的美好,真的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不要出手太快,不仅仅适用于孩子犯错时,也适用于孩子发现美,好奇心❤ 爆棚时。

3.想家了

  已经出来7天了,想家了,想我家里的床,沙发,还有我心爱的书桌。最想念的莫过于我亲爱的家人。和孩子视频,孩子压根都不怎么理我。最近也不能给孩子读绘本了,想念和孩子在一起读绘本的快乐时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晚让老大独自一人坐在书桌前写作业,告诉她该写什么,怎么写。我就去忙自己的事情了。路过她屋时偷偷的看了他一会儿,在...
    觉醒者__魏文丽阅读 3,165评论 0 2
  • 子初语结。 灵羽和嘲风对视了一眼,分开来。 “既然来了,我看就别再走了!” 话音突转凌冽,嘲风猛地出手...
    V1bDTHzq阅读 3,690评论 0 0
  • 夜莺2517阅读 127,810评论 1 9
  • 版本:ios 1.2.1 亮点: 1.app角标可以实时更新天气温度或选择空气质量,建议处女座就不要选了,不然老想...
    我就是沉沉阅读 11,844评论 1 6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12,735评论 28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