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语文老师的第一能力

语文教学,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语文老师,什么能力最重要?当然文本解读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老师的高度在某种程度上制约或影响学生的高度。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把自己知识的1%用于课堂讲授就够了的教师,才是真正热爱自己学科的人。”即所谓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教师的视野、高度、格局,对学生是潜在的影响。老师深入文本,获得至宝,才能更好地召唤学生走进文本,有更大的收获。老师如果只是在海边散步,学生也可能只在海边玩耍,捡捡贝壳,玩玩沙子。碧波深处有珍奇,老师要引导学生潜入深海,获得碧波深处的珍奇。

有的老师轻解读文本,把精力主要用在了教学技巧、方法上,这其实是本末倒置。内容决定形式,先要知道教什么,才能决定怎么教。教师的文本解读顺序应该是教师的素读到名家的解读再到教师用书的建议。有些老师直接从教师用书入手,甚至从现成的教学设计类书《**教案》开始,落点也是《**教案》——直接抄到自己的教案本上,有的老师更省事,直接从网上购买打印教案使用,备课也省略了。他们认为优秀教学设计已经把教材挖掘透彻,是成熟的教学方案,自己“拿来”直接用就可以了,何需再自己研究自己设计,我们还能比专家的厉害?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别人的思想不能代替自己思考。只有自己深入文本认真思考之后,才能根据学情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案。就是参考别人的,也需要自己先理解,才能引导学生去理解去探究。

备课时,老师占据了绝对资源后,就要看取舍的能力了。哪些教,哪些不教,哪些缓教,老师要依据课标以及学情。有经验的老师到外地借班上课,都会有几种方案,要根据学情来决定教什么和怎么教。

苏霍姆林斯基说,上课时似乎在必要的知识和超出教学大纲范围的知识之间架起了一座小桥,教师引导学生在这座小桥上走——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的个性对受教育者的个性的教育影响才能达到高水平。能力只能由能力来培养。

语文老师,如果你不知从哪里开始努力,从提高自己解读文本的能力开始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科学管理教师备课工作,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校内班与班之间均衡发展,发挥骨干教师作用,提高教师队伍整体业务素质...
    郭晓滨阅读 5,787评论 0 8
  • 高效课堂的十大假象与对策 课堂是学校的心脏,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关键在课堂教学,而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
    李元昌阅读 6,988评论 0 8
  • 今天新来一个学生,成绩是自己班级倒数第一。其母亲的要求是只要能考到倒数第五就行。我不好说什么。 看到孩子的第一眼就...
    漫漫无忧阅读 1,059评论 2 2
  • 每个人的性格特质都不一样。性格大致分为外控和内控。我们首先需要认清的就是自己是个什么性格的人。 内控性格的人专注于...
    谭皓匀阅读 4,911评论 0 1
  • 在喧嚣中,我选择宁静;在浮华中,我选择淡远;在痛楚中,我选择幸福的甜蜜;在坎坷中,我选择一段完整的人生。我无怨亦无...
    清韵_5e61阅读 2,55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