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的三“扣”“守”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守正与创新的关系”。

        皮日休在《鄙孝议下》中讲:“有守正者,虽大孝不録;为非者,虽小道必旌。则圣人之制,后何法焉?”由此可见,先贤也尤为重视“守正”思想。今天,笔者要谈的是“守正”,何谓“守正”呢?守正即恪守正道。“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肩负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使命,务必要用好“守正”法宝,“扣”紧理论思想守正道、纪律要求守正心、宗旨意识守正义。

        “扣”紧理论思想汲取奋进伟力,走实群众路线,坚定“守正”之道。“旗帜指引方向,思想凝聚力量。”党的思想是指导我们党全部活动的理论指南,是历史和实践的结晶,是对前人智慧的传承,是心灵深处的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党的指导思想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灯塔”,在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当中,必须紧扣党的指导思想,把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艘巨轮的“船舵”,一路劈波斩浪,驶向“灯塔”指引的光明彼岸。然而,要到达这一彼岸,就必须走实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警惕“脱离群众”的最大危险。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走近群众,与群众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尤其对群众“急难愁盼怨”问题,更要抓住不放,主动作为。同时,要保持政治清醒,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宣传党的思想,凝聚好群众,坚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朝着党指引的方向前进,坚定守正之道。

        “扣”紧纪律要求修正言行举止,筑牢廉洁防线,坚定“守正”之心。“功废于贪,行成于廉。”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使命任务的重要保证。入党誓词要求全体党员要“严守党的纪律”,守好党的纪律是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保持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键。“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党的选人用人标准中,德是核心、是关键、是前提,道德品行绝不是个人的私事、小事,而是事关党的形象和事业的大事、要事。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方能让才尽其用。党员干部要严格对照党的纪律,规范自身言行举止,修身律己,筑牢廉洁防线,确保党的力量不被“腐蚀”、党的纯洁性不被“污染”、党的事业不遭“破坏”,始终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行,自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错位的政绩观,只会让自己在“腐败”的泥潭里越陷越深。同时,要时刻警惕“萧墙之害”,始终牢记“守纪律、讲规矩”的纪律要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强化自我监督,提高廉洁意识,坚定守正之心。

        “扣”紧宗旨意识甘于奉献牺牲,维护公平底线,坚定“守正”之义。党的性质和宗旨,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党员总数增长到9804.1万名的重要原因之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千万要记住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群众在干部心里有多重,干部就在群众心里有多重。”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绝对不敢忘,也不能忘。作为党员干部,必须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甘于做奉献牺牲者,秉持公正无私、公平正义的原则,维护好为民的公平底线,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同时,在处理人民群众的事务时,绝对不能将自己的“私心”和“杂念”掺杂其中,要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注重维护党和政府的权威,树立良好的党员形象,坚定守正之义。

        守正,就是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党员干部作为党的中坚力量,要时刻牢记初心使命,用好“守正”思想法宝,不受外界干扰,确保党的事业不偏离正确轨道,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紧紧围绕党的工作重心,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主动作为、勇于担当,齐心共绘党的辉煌新画卷!(陈宏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