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数励志圈的曾经现在以及未来,无数勺鸡血中最亢奋的那一勺,它一定算是其中之一——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这句话对于我们如今时时处处充斥着“太晚”“来不及”的生活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反讽,也是最好的激励。
村上春树29岁开始写作,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大神;(29岁起步,对于当下新生力量迸发的写作圈,应算大龄)
朱丹溪四十开始学医,成为一代知名大国医;
摩西奶奶76岁开始绘画,80岁在纽约举办个人画展,成为美国著名的原始派画家;
姜子牙八十高龄在河边遇见了伯乐周文王,终成一代贤臣千古美名。
当你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是真的已经晚得做什么都多余,晚到不能进行一点动作了吗?其实,永远没有所谓的太晚。当你想要做一件事,却又嫌太晚的时候,事情的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你内心压根不想去做!
我们身边,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太晚”的故事
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没能学习喜欢的乐器。看着一众同学钢琴小提琴琵琶古筝文艺表演时,羡慕得不得了。20几岁工作后有了钱,想着要圆音乐梦。却又止步于“太晚”的魔咒,20多岁了还学什么乐器,人家年龄以个位数计的都是你的师兄师姐,你情何以堪啊!于是你想,算了,还是别去了。
体制内混了几年,还是不满足于庸碌的现实,想要读研留学,为了自己的诗和远方全力拼一回。身边仍是一片劝阻声“这工作不是挺好的吗,清闲稳定离家近”,“别折腾了,读完都30多了,人家这么大的孩子都会打酱油了”,于是你想,算了,还是踏踏实实走在大地上吧,仰望星空的使命交给成功人士吧。
看了一众火爆的公号,决定自己也利用下班时间弄一个,下班两小时足以拯救你整个人生啊!更了一两篇就果断弃坑。人家大号粉丝都好几十万上百万了,现在火爆公号那么多,我这写个一两年也不一定有什么进展啊,打赏过万广告费六位数什么概念啊,那不是咱这屌丝可以理解的啊。每天早起晚睡加班加点,没有娱乐私生活,何必呢!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于是后来,你一边自以为心安理得说服了自己,一边对着别人的风景羡慕嫉妒各种恨
在一次次周围的劝阻和自己的质疑声中,你开始动摇自己的决定,都这么晚了,还开始干什么!已经错过了最好的年龄,没抓住最佳的时机啊,现在做这些不是打乱自己的人生步骤吗!有这个时间和精力还不如刷刷网,看看剧,逛街买几件衣服呢。
于是,你心安理得的说服了自己,现在挺好的,风和日丽岁月静好,做人不要太贪心啊!刚刚自我安慰完却又在下一秒朋友圈看到别人晒理想晒追求时各种心痒痒,看到别人完成自己的梦想时羡慕嫉妒各种恨,这样不甘心于庸俗却又不肯付出一点行动和辛苦的你,弱爆了!
其实,你所谓的“太晚”,只是“太晚”包裹下一系列成本的代名词。
所谓的太晚,是舆论成本的代名词。准备去做一件喜欢却可能引起争议的事,你可能错过了曾经做这件事的最佳年龄或时机,却又不甘心想要去圆梦,身边不支持你的人就会以“太晚”、“不合时宜”来对你进行舆论绑架。20多岁学乐器,30多岁才读研,40岁辞职创业,完全没有竞争优势了好不好!折腾什么呀!现实一点好不好!听多了之后你开始被这些话所影响,你不再认为自己的坚持那么理所当然,甚至也开始慢慢觉得,是不是有点太不理智了。
所谓的太晚,是时间成本的代名词。工作一天晕头转向,回家只想吃吃喝喝刷刷剧,下班时间看书?写作?学点理财或外语?你减少了逛街上网刷剧聚会的次数,将下班后的两小时全部交付给了自己的一腔热血。开始打鸡血的兴奋劲儿冷却下去,各种情绪泛滥。现在学这些有什么用啊,人家成神的比我早多少年就开始努力了,我现在这样半路出家什么时候才能看到成果啊!权衡利弊之后,你开始对这样紧绷绷看不到头完全没有个人娱乐时间的生活感到怀疑,不确定自己的选择究竟是不是值得。
所谓的太晚,是劳动成本的代名词。一直想要开始却不能下定决心开始并持续坚持,以“太晚”“来不及”对自己设置种种无形的障碍,说到底都是害怕辛苦,害怕所有的付出没有回报。所有人都喜欢轻松不累有钱花,谁愿意每天起早贪黑累成狗。然而,公认10000小时的锻炼才能成就一个领域的专家,如果没有长时间持续不断的努力和辛苦付出,遇到困难就退缩或者干脆放弃,以“太晚”来规避失败的风险,纵容自己的懒惰和懈怠,那么你的人生,任何时刻都会为时已晚。
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满各种家庭、工作的琐事,很多人可能没有那么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然而扪心自问,不说远处,身边似乎总有一些人能将工作生活与追求梦想安排得两全其美。
只要你想要,年龄大、没有时间和精力、太忙并不能成为不去做的理由,它们只是自己犯懒怕辛苦时的借口。
任何一个你下定决心努力去做的时刻,都不会太晚。只要找对了方向并持之以恒去努力,即使不能收获世俗意义上的巨大成功,你也总能感受到努力后自己内心得到的满足。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