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上的感悟

        昨日乘飞机近四个小时,面对浩瀚无垠的天空,忽然感触良多,权且记录下来。
        过了50岁这个门槛,人就应该“向内活”了。50岁以前,是“向外活”,追名逐利、争地位,使劲编织关系网,因为年轻啊,要“闯世界”,要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拓宽生存空间,不得不向外“扩张”。所以,就免不了看别人眼色,做一些违心的事,说一些违心的话,明知自己的不足,还要虚张声势。若非如此,便会被视为清高,就会处处碰钉子、栽跟头,甚至寸步难行。

        进入中年以后,许多事情逐渐看淡,慢慢恢复到平常心,懂得了人应该活在内心,发现身体健康、精神愉悦才是活着的真谛。于是,开始“向内活”,避开外界纷扰、趋同,拓展内心格局和深度,提升人生的层次,变“对外扩张”为“向内探求”。这才发现,内心世界足够辽阔,且“矿产”丰富,只是荒芜得太久了。
        从灯红酒绿里走出来,搬一把藤椅,静心读书,是“向内活”;不再看人脸色,不再人云亦云,低眉思考,保持沉默,心里自有主张,是“向内活”;面对非议和苟且,不躁、不辩、甚至不屑一顾,丶。最多一笑了之,是“向内活”;热爱运动,却不与人争强,或者有减肥、锻炼的目的,只是想“开发”身体潜能,体验身心舒畅的滋味,是“向内活”;多读书、步行,与知己、僧俗高人的深度交谈,探寻未知的世界,也是“向内活”。
      “向内活”,最基本的是“内装修”。自己的业余爱好,如写作、看戏本,不再以炫耀、赢得掌声为目的了,而是精益求精,做到极致,体验小进步、小突破带来的愉悦。京剧艺术家王吟秋给戏迷讲课,他说:“即便是票友,也不能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要吃准每一个字,唱好每一个腔,真正做到字正腔圆。”以前,我做这些事,急于得到认可,为的是脸上有光,现在,有真才实学却不外露,更能体现静水流深的乐趣。
        “向内活”,要和舒服的人在一起。给圈子“瘦身”,那些算不上朋友的“熟人”、为了某种利益牵扯在一起的人、和我共处多年却从不交心的同事,都可以忽略或删除,起码不再去刻意逢迎。只剩下三五知己。

        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曾说:“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年轻的时特别欣赏这句诗,却不敢践行,因为笃信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现在无所谓了,“向内活”,胸中自有挚友千千万。
        “向内活”的人和“向外活”的人,很容易识别。有的人,外表光鲜、八面玲珑,但相处不过半日,或者交谈不过数句,便能看出,这人没内涵,好浅薄。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味同嚼蜡。他们是“向外活”的人。而那些“向内活”的人,越交往越觉得有意思,像棉布一样熨帖,象棉袄一样舒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莫问中年》(连载) 第二章 五月的天空瓦蓝瓦蓝的飘着几朵白云,像是少女胸前飘着的纱巾那样,随性而飘逸着。又是一...
    刘老师_9e2c阅读 321评论 0 0
  • 32岁复旦女博士临终感言:人一生最该看透的两件事!(建议收藏) 政务:榆中妇联 2020-01-08 09:26 ...
    卫星李阅读 190评论 0 0
  • 今天是我们结婚18年结婚纪念日。一首歌涌上心头。 《最浪漫的事》 背靠着背坐在地毯上 听听音乐聊聊愿望 你希望我越...
    风帆远行阅读 696评论 3 10
  • 恰逢月饼时节,来了兴致,便买了各种材料,动起手来做了第一次月饼。于是朋友圈的评论下面便出现“巧手”、“神手...
    迎庆心烘焙阅读 397评论 2 4
  • 思)报落十枯黄入土,似手安息于此,这是于化成肥对根的感思;小鱼儿随了可了左去,似手在表演着节目,这是它们在对它们住...
    鸣愿阅读 177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