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可以潜心学习,结果却是蜻蜓点水。
不过,走马观花也可以受益匪浅。因为起点不高,头上一大片可以提升的空间。随便走几步都是收获。
相对于最老资格的片剂车间,建成不久的针剂车间可以说很讲究了。在我看来无论是设备设施还是工艺布局,不管是流程设计还是操作规范,各方面都熟不错。工作环境也似乎无可挑剔。
因此第二天一大早,当师姐带着我走过两条陈旧的老城街巷出现在我们的目的地侨光制药厂大门口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有些不以为然的。
的确,眼前的景象和我的想象差距很大,与印象中那些旧厂房毫无二致,除了那感觉是新安装的,与周围环境不太协调,太阳照射下泛着刺眼光芒的不锈钢门阀显得很醒目外,视野里的厂区并不宽敞,看不出比我工作的地方强多少,和我心目中宽阔的现代化标准厂区更是南辕北辙。
进厂后师姐与对方负责接待的技术科人员取得联系后,我们很快就被安排到对口的小容量注射剂车间参观。
师姐不是第一次来,与对方不少人已有些熟络,这使她需要频频礼节性挤出笑容和人打招呼。熟络其实也只是点头之交,只个别极少人能叫出名字。这很能理解,厂际之间的技术交流,大多是双方技术部门负责人对接后由下面的人安排实施,具体到直接接待的车间多半并没有积极性。不擅长接待不说,让别人参观,为了不让一些不该被看到的东西出现,势必要事先部署一下,麻烦且影响效率。特别是我们这种专门去学习请教的客人,不只是参观走廊走一圈,是要进入车间操作间,甚至是洁净工作间的人,通常都不会很受欢迎。
我记不得我们是为某一个品种的工艺去请教,还是为学习他们整个生产流程的控制。进入车间的那一瞬间我还是有些震惊的,没想到不起眼的厂房里有比我们强很多的车间环境,不仅是更先进的设备,感觉布局也科学很多。我为自己以貌取人的肤浅感到惭愧,更理解了技术科安排我们出差的用心。
进了车间,也没有改变走马观花的局面。对接的车间安排了车间技术员全程陪同,介绍车间情况的同时热情回答了我们提出的问题。不过没有让我们在某个具体的工段长时间逗留。或许并不是担心我们偷师学艺把他们的机密弄走,那时候压根就没有什么秘密不秘密的概念。我觉得只是单纯为了尽快了事,没动力我我们缠绵。确实,语言差别很大,大家都要透过不习惯的普通话交流,辛苦也是一个原因。
虽然现在已经忘记了当时具体的目的,虽然只是蜻蜓点水,这次参观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记忆,学了一些东西,也明白了一些事,更有了一些自以为提升了我日后对人对事判断力的观察。
那些藏于外表下的本质。
我真有了什么人生领悟?是的!只可惜所有领悟似乎又都只存在于思维和理论层面。现实里,面对世界的纷繁,我却是每每忘记或忽视这些领悟的普世意义。用自己想象的美好拥抱生活,遍体鳞伤。
早安,二月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