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拨绿皱”在这莺歌燕舞,花红柳绿的阳春三月,市教研室组织全市的语文教师进行线上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围绕着文言文教学来展开。来自长葛市教研员代超鹏老师和来自长葛市二小的赶培贞老师就文言文教学的应把握住的目标和重点,以及文言文课堂的操作模式分别向大家作了展示。
首先由代老师作讲座,报告的主题为《文言文教学的三个话题》,代老师从三个话题来阐述:
1.有什么
2.教什么
3.怎么教
(1)有什么,代老师很细心,把三~六年级的文言文课后练习做了份统计表,通过对比发现,这些文章的训练重点前后是有关联的,在编排上成序列,成体系,不是孤立的存在,因此,代老师建议一线老师们要统览12册教材,了解文章的编排特点,这样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拿捏准确。
(2) 教什么,代老师讲了三点:①朗读课文,朗读要正确流利,感受文言文的朗读特色;②理解课文大意,不需要逐句理解,以五下《自相矛盾》为例,猜测字的意思,这样安排的目的,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不死记硬背。③落实语文要素。如何落实?从课后练习题来看,从这几个方面:品语言、谈寓意、说人物、谈理解来逐项一一落实。
(3).怎么教.文言文不是外来语言,她是我们的母语,因此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是有基础和经验的,学生曾背诵过的古诗词有助于文言文的学习与理解,在这里,代老师也给予了方法的指导:
板块一:初读课文,粗知大意
板块二:细读文本,感知句读
板块三:再读课文,讲讲大意
板块四:积累语言,熟读成诵
通过代老师的讲解,我们会发现,每个板块都提到了“读”,读是文言文学习以及阅读类文章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语文教学重要的教学策略。在这里读书的方式有所不同,从初读――细读――再读――熟读,每一遍的读都有目标指向,这样学生学习便有了目标。
接下来,长葛二小的赵培贞呈现了一节精彩的课例,她做课的题目是《守株待兔》,这篇文章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是寓言单元,本单元篇章页中有两个目标:1.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2.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这节课,赵老师也是紧紧围绕篇章页中的语文要素,将课文的学习与课后链接、日积月累、快乐读书吧等版块紧密相连,体现了大单元的学习模式。
让我们来看看赵老师的课堂流程,首先观看画面,猜一猜寓言故事的名字,揭示课题:守株待兔,回忆学过的《司马光》,体味古文语言精炼这一特点。这节课,赵老师也是把“读”放在了首要位置,第一步:读准字音,读懂课文;第二步:读通课文,随文识字;第三步:多种形式,读出韵味。为了完整地呈现整篇课文的教学内容,赵老师又加入了第二课时的链接阅读,迁移训练等板块,让这节课更好地落实了单元目标。
印象最深的是,识记“耕”这个生字,这个字是要求会写的字,较难写,为了更好地理解它,采用常用的加一加的方法,左边的耒+井,又用字理分析的方,非常形象直观地诠释了“耕”两部分的含义,这样学生对“耕”的理解也就清楚了。同样,在随文识字环节,来理解“颈”字,通过让学生摸摸身体部位,知道“颈”的位置,也就粗知这个字的意思了。
情景再现,师生合作演一演,学生以邻居的身份,劝一劝农夫,在劝告中理解寓意:只有付出,才有收获。课尾,给予方法指导,引导学生讲一讲这个故事,提示学生要关注到细节。
配乐朗读,感悟文言文的独特魅力。最后拓展课后的学习链接《南辕北辙》和《邯郸学步》,拓宽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视野,体现了大语文的学习观。
代老师在报告中曾引用钱梦龙先生《文言文改革刍议》一段话中有这样一句:现代汉语是对古代汉语的继承与发展,它不是一门外语,而是我们的母语。既然是母语,我们是有基础的,按照代老师的传授的教学策略,参考赵老师的教学课例,以生为本,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自我发现,带领学生多读多感悟,并渗透学法指导,我们的文言文课堂教学也会是花团锦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