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焦虑的内核

最新一期的脱5童漠男谈到了养老焦虑,这好像是近期网络的热点话题,针对现在越来越多30+的群体不婚或丁克,令人担心的最大问题就是老了怎么办?

月食上看到一句话,人类大脑发展出的规划未来的能力,在有些时候会让我们感到焦虑,导致我们无法感知当下的幸福。这就是我们羡慕宠物的地方,吃饱喝足睡觉嬉戏。我们欠缺“把自己从未来抽离出来,回到此时此刻的感受中,探索当下美好”的能力。

樊登说过,人生的有趣之处就在于未知的风险,但人们往往会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寻求确定性,稳定的工作,无负担的伴侣,各类的保险产品...我们被外界的游说放大了概率事件发生的比例,从某些角度上来说是被算法裹挟了。想想我们的父辈,没有那么多的保障,但也安度一生。

有些时候我还是比较相信命运的,你在不同阶段遇到的人,发生的事,做的选择,做的决定,有些际遇冥冥之中是注定的,焦虑只是杞人忧天而已。

常常在思考快乐与幸福的区别,想想一个人不婚不育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养老,而是幸福感的缺失。现在的人不愿委屈不愿将就不愿妥协,其实是与独生子女的一代有很大关系的,利己自私是根源。

快乐是即时享受,快感短期内就会消散,余下的仍是空虚与无聊,这种感觉大多是物质满足与外在刺激带来的;而幸福是发自内心的愉悦,幸福感是长期存在的,来自于利他和给予付出所带来的内心充盈富足。

孕育下一代是传承的需要,责任感的缺失会绕过这一环节,终究不是明智的选择,会导致人生的不完整。来源于外部刺激的快乐转瞬即逝,由内而外的幸福感才是永恒,在减少焦虑静心感受当下的同时,学着为另一个人付出、学着给予才是当前首要的必修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