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一个春末夏初的早晨,刘汀的这本《老家》算是读完了。起初在微博上看到这本书的推介,看到封面设计,出于对别人的老家的好奇以及对“老家”这个词的亲切感,便决定买下来读一读。
一个背包的男人的背影,使我想起了伴随我整个童年和少年时期的一个梦,那个反复出现的梦境源于父亲在某年的大年初三离家出门打工的事件。在那年春节的鞭炮声中,父亲天不亮就收拾了大包大包的行李,坐上当时村里唯一的交通工具——摩托车,摇摇晃晃的身影从家门前的马路上由大到小,直到消失不见。只记得那时候的我第一次哭到胸口痛,泪水像豆子一样滚落,却没有声音。
那是在我的老家。我如今最怀念的地方。那片土地上,住着和刘汀笔下描绘的老家人一样质朴善良的人们,也有同样生长着的庄稼和禽畜,截然不同的风俗习惯。
昨夜春雨,滋润如甘霖,院子里的植被,一夜之间披上绿油油的外衣,一片清新如翡翠,伴随着花的泥土的香气迎面而来。刘汀的文字如同眼前的风景,正生机盎然的撩拨着身在异乡的人,勾起那份浓烈的对于家乡的思念。
五一的时候,刚刚回过家乡,可还是想念。这种情感大抵可以用情人间表达爱意的那句话来形容了,“你明明就在我面前,可我还是很想你”。是啊,即使我就站在曾经的老屋前,我还是会想念它。
2
《老家》的文字沉重厚实中带着几分沧桑,大概离乡的人都对家乡有几分哀愁吧。作者分别从人物和风物两个方面展开对老家的回忆。上部主要描写了老家的人们,包括质朴固执的父亲,孤苦可亲的舅爷,敏感善良的四叔,思想活络的三叔,想走江湖的传奇爷爷,性格与命运各异的二爷爷和三爷爷,还有能下神的二娘,心气高的小姑,邻居家的婶娘,爱折腾却命运曲折的表弟。从他的文字中,我仿佛看到了我的老家人,我的爷爷奶奶们,叔叔婶婶们,兄弟姐妹们。他们是一样的淳朴,真实,善良,勤劳勇敢。我想这就是全中国农民共同的精神气质,不管南北东西的地域差异,是超越空间的群体美德。
他们的命运变迁与悲欢离合,是中国千千万万农民的身影,折射着时代的变迁。时代在进步,老的生产工具被机械化取代,农民也不再仅仅依靠土地来生存,口袋鼓了,思想观念也逐步城市化。正在消失的乡村吹响着哀歌,每一个远离老家的人,有深沉的痛感,也有对新生活的期盼。
作者对老家的风物的描写同样细腻生动。童年难忘的风俗,年节的仪式,走亲访友的礼仪和人际交往的习惯,剪纸、敬神、撒灯、撒仓房,因为太饿在学校里偷肉吃,做假粮票……儿时的记忆活灵活现,欢乐祥和中透着平庸的罪恶。
3
作者朴素而真切的记录让人浮想联翩,想起我的小时候种种趣事。南北文化的差异确实依然存在着,其根本还是地域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差异造成的。奇怪的是我对作者描述的风俗习惯一点也不感到陌生,尽管我从未去过内蒙古。读着读着,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回到了生我养我的那个小山村,记忆竟有些混乱了。
一边是辽阔无边的蒙古草原,毡房里有小米煎饼的香,孩子们追着小羔羊从山上跑到山下,再从山下跑到山上,直到羊羔再也跑不动,躺下了。羊倌儿骑着马儿,沿着太阳落下的方向追赶羊群,浑厚的歌声里,夹杂着羊群“咩咩”的叫;
一边是鄂西北边陲的山村里绿树成荫,果花飘香,爷爷伯伯们扛着锄头,嘴里叼着旱烟袋满意的归来。婶婶摘了大框的蔬菜,奶奶坐在土灶前拾掇柴火,锅里有土鸡肉的香。一群熊孩子追逐着奔向清冽的泉井边,后面跟着两条大狗,一条黄的,一条白的。孩子们山雀般的笑声与土墙屋顶的炊烟一齐升腾,直到山的那一边。
《老家》带着我们重新经历一次返乡之旅,可即使你真的回到最初那个地方,你依然会想念吧。长满野草的路和逝去的人们,总在有梦的夜晚使人难以释怀,像山那边的一首笛音,遥远而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