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改版升级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并上线试运行。
平台资源开放,可供用户免费使用。
这个动作证明国家在大力持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这条消息的出现,也引起了教育信息化行业震动,尤其是以教育资源为主要业务的相关企业反应尤为强烈。
有种声音认为,此次国家资源平台的免费开放,是对相关企业的巨大冲击。
实际上在对国家平台深入研究之后就能发现,业内大可不必如此惊慌,原因有如下几点:
1.国家平台的资源总数为21334条。只要对现有市场有一定了解就会知道,这种资源数量远达不到地方对资源使用数量的需求。营销人员在收集地方智慧教育提升需求时,无一不对教学资源的质量和数量进行要求。并且,全国各地教学情况复杂,教材版本多样,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国家平台显然尚不具备满足各地个性化资源的使用需求。譬如一个人每天需要6斤粮食,而只提供给他3斤免费粮食,那他仍然需要进行相关采购才能吃饱肚子。
2.国家平台都专题教育资源共分9类,包括党史学习、爱国主义教育、宪法法治教育、品德教育、劳动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等。显而易见,国家平台首先以意识形态教育为根基,对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占较大比重。而企业所提供的专题教育资源多以提高学生成绩为主,与国家平台相比,二者的分工不同。对于地方教育系统来讲,二者同样重要,并不存在国家平台免费开放,教育系统就不需要采购教学资源的问题。
3.国家平台原有统编教材和人教版教材,新后又增加了北京版、苏教版、北师大版、教科版、外研版等7个版本116册教材的课程教学资源,同时上线了66家出版单位的1834册电子版教材,但是配套的教育资源较为欠缺。仅有电子教材满足不了教师备课的需求。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国家平台会补充上线此类资源,但是需要时间和过程。在资源积累方面,相关企业的资源量更丰富。
4.全国各地的教育水平有高有低,最好的资源未必就是最适合的,因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的授课水平不一样,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也不一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更不一样,全国各地统一用一个大平台,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应用资源水土不服的问题。而企业的资源是根据各地教育教学情况定制开发的,并且企业所有产品均有专职的编辑及技术人员、运维人员全天候为老师解决在平台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不仅能帮助地方教师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在教学方法上也带有一定指导性,更适合落地使用。
此次“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改版上线,对于相关企业的发展是又一次利好消息。首先,通过国家平台的发展,能够培养出教师使用平台的习惯。其次,教师在使用过程中能够甄别哪些资源是其真正需要的,更有利于提升地方云平台的使用率。第三,相关企业的运维及跟踪服务是国家平台所不具备的。教育信息化企业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教学情况和教学需求来定制开发和选配相关教育资源,服务性较强。如果仅仅开放平台而不进行相关指导和跟踪服务,依靠老师自行查找资源,其效果是大打折扣的,而且对于一些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的教师来说,没有相关培训而仅开放平台也是效果较差的。第四,国家平台此次改版开放,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配合“双减”政策的进一步落地。与行业内相关企业所做的业务是并行不悖的。
综上所述,国家平台的改版与开放具备一定的积极意义。从业者应清晰的认识并深刻理解自身业务与国家政策的关系。
具体到产品层面,结合近期市场情况及行业趋势来看,应加大自主学习类产品的开发。“双减”政策出台,自主学习类C端产品将拥有更大的市场空间,因为线下的培训班虽然消失了,但学习的需求仍在,家长的焦虑情绪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相关产品扔有较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