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教育现象的创造者
读第95条《提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做一些科学研究》有感
莱州市文峰中学 程挺模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这句熟悉的话语,出自苏霍的第95条建议。
我原本认为这是一句煽情的话语,但阅读了这条建议后,才对这句话语有了比较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苏霍在开篇就指出教师从事一些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教师不仅在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儿童,而且也是儿童的精神世界的研究者,是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和人的个性形成过程中从事一些研究工作。只有善于分析自己的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分析各种教育现象,正是向教育的智慧攀登的第一个阶梯”。这个观点与叶澜教授的“写三年反思成为名师”的观点有些类似。
苏霍然后提到教育研究的特点:“教师的劳动就是一种真正的创造性劳动,它是很接近于科学研究的。这种接近和类似之处,首先在于它们都需要分析事实和有预见性。一个教师只要善于深入思考事实的本质,思考事实之间的因果联系,他就能预防许多困难和挫折,避免一种对于教育过程来说很有代表性的而又非常严重的缺点——即令人苦恼的意外情况”。这个特点又与我们当前从事课题研究的做法有些相似。
苏霍接着说明从事教育研究的方法:“要让教师学会从事创造性的研究,首先应当从告诉他们观察、研究和分析事实的方法着手”。换句话讲,教师的研究工作即为观察儿童特点、进行研究工作、分析预期结果等三个方面,只要能找出三者的因果关系,就能提出创造性的预见结论,提前解决好教育教学的疑难问题。苏霍把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这三个环节统称为教育现象。教师的研究过程,也就是在观察、研究和分析事实的基础上去创造教育现象。而创造教育现象的收获在于预见性,避免教育过程走弯路。不研究事实就没有预见,就没有创造,就没有丰富而完满的精神生活,就不会对教师工作发生兴趣。
原文中有一段话,让我深有感触,“我们在这里所指的是研究一些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在教育科学上已获得解决,但是当一个创造性地工作的教师一旦成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中介人,这些问题就经常以新的方式出现在他的面前”。教师是教育理论与实践活动之间的中介人,这是多么准确的一个定位!我的认识是,教育理论是单调的,实践活动是多样的,理论与实践之间有多条衔接分支,一种思想理论,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每一种表现形式都需要教师的创造性研究工作来衔接,因研究而有体验,因体验而研究,上通“天”,下连“地”,填补了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空白。这些教育现象就是教师的研究成果,自然也能丰富教师工作的精神生活,感受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我个人的深刻体会,还在于我校“导学互助-思辨增质”课堂改革的研究过程。
课堂改革是2011年始于“导学互助”课堂模式的,主要是把新授课堂统分为“导、学、研、练、评”五个环节的,突出学生的“学”和重难点问题的“研”,同时辅以到导学案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收到了良好效果,外来观摩学习甚多。按说关于课堂的“先学后教”“合作达标”等模式在全国已有探索,并有成型的理论支撑,但我们结合自己实际,经过调研和反复论证,提出了自己的教学模式,找到了课堂教学的研究方向;并将当时常用的八人小组改为四人互助小组,两两结对,相互帮扶,提升小组研讨问题的学习效率。现在看来,这个研究成果在当时是创造了学校的一种教育现象。
课堂改革升级是从2017年开始的,基本原因是考虑“导学互助”课堂的“出模”问题,后来发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应该是落地的关键点,我们把批判性思维引入课堂,提出“思辨增质”新课堂概念。从今年开始,我们开始理顺“思辨增质”课堂的内涵,在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之间要增添有效问题的思辨设计,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从而构建学生知识结构化、知识迁移化和知识综合化,提升学生思考问题和周转知识的思维品质。这样,“导学互助”从外形之模走向“思辨之质”,“导学互助”课堂升级到2.0版的“思辨课堂”。现在我们的认识,又是在“导学互助”课堂模式的基础上,经过观察、研究和分析事实,经过再认识,再创造,形成的第二种教育现象。
在课堂改革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涌现了一批课改先锋教师,成为学校课改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介人,成为学科课堂改革的代言人,他们因为自己的付出、体验和收获,从而感受到创造性工作的自信和荣耀。比如,有的教师还专门研究复习课、讲评课的课型特点,有的教师研究了如何提升小组合作有效性的问题,有的班主任还把课堂改革迁移到班会改革,推出了“班改评价”主题班会,教师进行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大,能够转化为课题研究的素材也是越来越多。
正如原文中维尔霍汶尼娜从事创造性的研究工作一样,我参与我校课堂改革的体会是,创造性的研究工作让老师们适应了新时代的教育教学特点,感受到自己的工作的兴趣和动力。只有自己经历和体验了,方知教师才是教育现象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