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层次最早是由人类学家格雷戈里贝特森为行为科学的心理机制提出来的,是以西方哲学史的作者伯特兰罗素的逻辑和数学理论为基础。后来由NLP界的大咖罗伯特迪尔茨从中提炼和发展而来的,现在被广泛应用于NLP和教练的领域。
逻辑层次分为6个维度,从上至下分别为:愿景、身份、价值观、能力、行为、环境
第一个维度:愿景。它体现的是我与世界与他人的关系。
第二个维度:身份。身份代表的是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在家里是什么角色,在公司
是什么角色?希望别人如何看待我?我给自己如何去定位?以什么样的身份实现自己人生的愿景?
第三个维度:价值观。我有怎样的价值观,决定了我们做每一件事情的态度,而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其实都是由我们内心深层次的一个价值观,做还是不做,由它来决定。
下一个层次:能力。目前我们有什么能力?还需要具备什么能力?
再往下一层:行为。我要做什么?用什么方法做?如何开始行动?这个是行为层面上的。
最后一个层次:环境。我们外部的环境世界。这个行动所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我们会在什么时候在哪里?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做这件事。
能力、行为和环境是我们每天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在经历的部分。这三层其实相对容易,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经验,我们一直在思考。而上层的信念、身份、愿景如果我们不刻意去思考,去练习,在日常中很少去想到这个层面上的东西。而我们下三层完成的好坏,其实是由我们的上三层引领的,整个逻辑层次的上三层也是一个人之所以会做出选择,坚持某种信念以及行为的深层动力。
任何行动上的成功,这里的成功指自己的认知和他人认知都认为“我是成功了”的这种成果,一定是6个层次的协调统一,向着目标努力的结果。但如果6个层次不一致,就算取得了他人眼里的成功,最终这个人也会迷失。
明白了逻辑层次之后,我们来对照一下自己,当前处在哪一层呢,从这一层出发搭建自己的逻辑层次框架,从而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