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快乐的童年,永远都不会太晚

近日和几个朋友聊天,都不约而同的聊到了关于童年时期的一些事情,以及最近看过的书和电影里面都有关于童年时期教育的问题,借此机会,把自己针对童年时期的一些观点和问题简单的梳理一下。

有的朋友会认为,童年时期对自己现在的性格形成影响深远,成年之后性格上的一些缺陷,或者说经常遭受的不愉快,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父母及老师对自己的影响。

一个性格孤僻的朋友,将自己的孤僻归结于童年时因父母工作太忙而疏于对其的照顾;                                                      一个缺乏自信的朋友,将自己的不自信归结于童年时期父母对其的强势教育;            一个不够独立、对身边的人产生强烈依赖感的朋友,将这种成因归结于早期父母对其生活和教育过多的干涉。

第一个朋友孤僻侠,和我的成长经历类似,但我们的性格天差地别。造成这一点最主要的原因是,孤僻侠过多的纠结于过去,也就是说活在不开心的过去,没有办法展望未来。自己孤僻的性格,都是源自自己童年时期缺少关爱。孤僻侠成年之后,会过多的将造成事情不好结果的原因归结于其他人身上,这也就等同于把自己的快乐与不幸的命运,都掌握在别人手中。这是一种外部归因。

第二个朋友自卑侠,和第三个朋友依赖侠,找到了自己不自信及产生依赖性的根源,正在一步步克服对自己过于主观的评判认知。

这几个朋友在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可能出现,也很有可能和你有着相似的经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格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环境因素、早期童年经验、学校教育因素、自然物理因素、自我调控因素等。从这些影响因素里面不难看出,我们的人格是先天和后天因素同时在影响着,并不是某一种单一的因素所能决定的。

人格:是一个人表现在行为模式中的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是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影响人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人格是人和人之间的主要区别性特征。

对于已经成年的人,如何拥有快乐的童年?

从客观的角度来讲,童年时期已经是过去时,不管那段离我们远去的经历是快乐还是不幸,我们都没有办法对其加以改变。

如果你的回忆里都是美好的事情,那么恭喜你,你的整体性格偏向于积极乐观的;    如果你的回忆里塞满了过多负面的东西,那么最简单粗暴的做法当然是去抱怨你的过去,抱怨你的父母,抱怨你的老师,抱怨你的出身及成长环境等等,因为抱怨是最不需要动脑子的事情。但是除了抱怨,我们还能够做些什么?恐怕要让大家失望了,因为做法说起来极其简单,那就是用现在我们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和解决童年时期遭遇的尴尬处境。具体要如何做?

接受过去

朋友念小学的时候,班级里有个同学玩滑梯,被另一个家里比较有钱的同学放在滑梯上的书包绊倒,整个身体翻摔过去,最后轻微脑震荡。老师得知此事,让所有目击的小朋友来评价谁对谁错,引导性袒护有钱人家的孩子,朋友鼓足勇气说他书包不应该放在那里,却得到了老师的白眼,从此对这个老师的印象有了很大的改观。

朋友能够说出这一经历,表示TA就已经接受了这段过往,对老师的憎恶也在慢慢消减。这件事没有谁对谁错,同样都是孩子没有明确的是非之分。

接受尴尬的童年是第一步,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并没有说的那么简单。接受就表示认同,让一个人认同过去的不完美和不幸,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父母是不完美的,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多多少少会被他们过度的关注或者忽略,老师也同样不是完美的,也会有过于主观的评价方式。

你要知道,这是你人生经历中真实存在的一部分,没有办法改写,接受它才能成功进入到下一个阶段。

客观分析

客观的分析在我们人生中的很多个阶段都很重要。之前看过一本书,书名叫《象与骑象人》(《瞬变》与此书观点相近),借用一下书里面的观点:情绪就像是一头漫无目的行走中的大象,而对情绪的控制,也就是理智,是给大象指引方向的骑象人。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被这头大象牵着走,比如上文提到的孤僻侠,掉入情绪漩涡中难以自救;比如自卑侠的父母,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缺少亲子间的互动。他们的共同点是都缺少对事物理智的客观分析。

当我们客观的分析时,就会发现:          孤僻的那个我早已脱离父母的庇护,之所以听了很多大道理仍旧过不好这一生,是因为我从来没有跳脱出通过过去的经历来对现在的事情做出客观评价这一思维模式。当我拥抱未来时,就应该是作为现在的一个我去拥抱未来,与过去无关。                               

自卑的那个我遭不到父母的打骂已多年,父母的打骂也是出于好意,担心我被骗,只不过他们的方式比较直接,不会绕弯。

很多事情是我们在小的时候没有办法解决的,比如被同伴坑过,被父母打过或抛弃过,被老师训过等等,如果这些经历真的让你回忆起来不好过,那么在长大之后的现在,我们应该重回当时的记忆隧道,蹲下来与小时候的自己并肩,告诉他/她这不是你的错。当我们将自己视为情绪的观察者,那么你会发现当时的那种负面感受,会渐渐远离。

拥有快乐的童年,永远都不会太晚。用成年人的方式,去解决童年遗留的问题,简直要比创造一个新世界还要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早晨去广场晨练,不出意外地见到了那个几乎每天都在同一地方,做着同一劈叉动作的秃头大叔,脑袋一热,打了个招呼, “这...
    丹木小可阅读 313评论 0 1
  • 真诚与慈悲心,才是最高超的“情商”。 而开阔的气度、格局、视野,会让人更容易超越一时一地的利益得失,看得到人际小格...
    桃兰天下阅读 212评论 0 0
  • 一、为春憔悴留春住,一片幽情冷处浓 如果按照既定的人生旅程,我现在应该是在老家X市,做着一名普通的中学历史老师,已...
    公子小亓阅读 23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