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节奏慢的地方回京,很多电影没看,也有种懒散的情绪不想看。但身边有那么多的人自来水《夏洛特的烦恼》,包括各个观影层面的人,终于唤起了我的观影欲,于是匆匆订了张票,看完,有匆匆地开始写这篇文章。
《夏洛》的观影感受很好,开场在一个尴尬的婚礼,一场闹剧就包了一个“大包袱”,中间穿越回去,自始至终“小包袱”不断,然后归来,把“大包袱”一抖,有欢乐,有感情。
这个循环没有死扣,再加上男女主角的核心爱情是正向反馈的,所以电影结束,走出这个循环,观众的心情也是受激励的。
我经常说中国有那么多的土地和文化,时代变迁和冲突又这么大,一定有无数的段子可以用。有很多导演心里面有着一个忘不了的时代,但是不代表在广电命令禁止的内容外就没有好用的素材了。《夏洛》也正印证了这一点。
《夏洛》的剧情中以“做梦”为转折调换时代,其实有穿越的意思,但并没有在穿越本身做文章,既没有宏达的特效,也没有种种角色因为穿越导致的不适应情节,很好的避开了穿越剧总拿穿越当中心的问题。
另外,他选择的时代也是一个好的时代,90年出生的人已经26了,97年的历史事件很多,可以把现在大部分的观影人群带入,没有强烈的时代隔阂,甚至可以说巧妙的应用了观众的记忆和感情,把自己带进去了。
人们一但进入了这个时代背景,听到那些歌,看到那些事,总会把自己当年的感情放进去,再加上电影剧情毫不吝啬,笑点百出,我们所感受得的东西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喜剧元素了。
对往事的留恋,淡淡的悲伤之上,再被戳中笑点,把隐约对时间过快的感慨抒发出去。这种情绪是连续引爆的,所以看《夏洛》与看完星爷的无厘头式的搞笑感觉是不一样的。
多谈一点,其实古代的“礼”,就是为了把一些过于欢快,或者过于悲伤的感情,通过动作抒发出来。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不淫乐,不悲恸。
我们讲编辑经常在角色里添加一个“灵活”角色,来引发笑点和解决故事线中的突发事件。在喜剧中这种角色会变得多起来,但是《夏洛》的设计基本就是每个角色都引发笑点。有一种他们将舞台表演的经验放入的感觉。
当然有很多场景是有舞台痕迹的,比如开幕时的婚礼,刚穿越回教室那场戏,男女主角再次相遇的楼房,构图和道具都有一种舞台式的夸张和紧凑感。
《夏洛》的台词都物尽其用,引发笑点,有些重点道具有很有笑料,不过也迸发了一些其他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姜文曾说的话“电影应该是杯葡萄酒,而不是葡萄汁”。
同样自来水,《大圣归来》的电影内涵还有很多没有挖掘完,给更多的钱和时间能打造的更为完整。
《夏洛》在细节上少了这份浓厚的回味,也很难讲它扩展后会变成什么样子,不过说这话也是吹毛求疵。并不是每个导演都有王家卫式的情怀,电影殿堂也绝不能全是王家卫。
《夏洛》做到了它想做的,这部片子也值回了票价,如果每个娱乐片都有这种素质的包袱,我还是很乐意去电影院观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