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读者角度看问题。
如果我是读者(这个稿件不是我写的),我最想了解什么,我最关心这个活动什么。
一、关于采访
(一)采访之前
“不打无准备之仗”。新闻离不开采访,自然在去现场之前自然得列采访问题。
采访问题得分身份。
每个身份列三个问题。
例如:领导可以问目的意义,工作人员可以问幕后工作,观众可以问感受。
如果想要内容丰富,凑好800字,采访部分不可或缺,至少能写100字,如果把领导、工作人员以及观众的采访内容都写上去,四百字都没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采访内容不宜过多,不然凑字数的目的太过明显。
(二)采访之时
1.礼仪。自我介绍表明身份,礼貌询问是否有时间接受采访。
2.首先问班级姓名。如此在新闻里会显得更加真实,如果没问班级姓名或者忘了,那就不写入稿件。同时,询问姓名的时候一定得问清楚是哪个字,不得凭自己臆测。
3.询问时,除班级姓名外,最多问三个问题。至于为什么就不多说了。
4.可以录音,但不建议。我们的读者对象是全校师生(以后写导语的时候就别中国湖北荆州),服务于学校的党委组织。也就是说,相较于人民日报、每日邮报以及华尔街日报等而言,没那个必要。不必把他们说的原话一字不漏的写上去,记录时用笔写下关键字就行,只需要在不改变愿意的前提下自圆其言就行。
(三)采访之后
整理采访内容准备写稿。
清楚哪些改写哪些不该写。有时候会有被采访者不按套路出牌,或者说写不好听的话,即使是事实,也不得写上去,不要问什么么,中国只有一个执政党,我们服务于党委。
二、关于稿件内容
标题
改稿子见过没标题的。
还有直接拿活动名称拟标题的,也就是别人办活动拉的横幅。
有的人喜欢形象比喻,比如《因为有你,志愿更美》;有的人喜欢表现实际,比如《2017届青年志愿服务总队第十三届干部竞选暨动员大会》。前者不看内容的话只知道与志愿者相关,不知道具体活动是什么,怎么样;后者显得太生硬。至于怎样调和二者,自己思考。但告诉大家简便的方法,就以上两个标题可以《因为有你,志愿更美——2017届青年志愿服务总队第十三届干部竞选暨动员大会》,也可以前者为大标题,后者为副标题。
导语部分
导语就不多说了。一般都有特邀嘉宾跟主持人,名字和职务千万不要写错,不确定就问,不然会出大事。
主体
这部分较为灵活性,容易突出自己的稿件特色。但千万,不要写成活动清单,那算不上个性。
就这部分内容而言,有:
1.环境描写(场景描写)。例如天气,现场气氛,现场规模。
2.活动(会议)内容纪录。不必全部列出,挑重点就行。
3.幕后工作
4.番外。活动或者会议之外但与其相关,可以令人感兴趣的内容。
5.采访内容
6.等等。
按照以上几个方面,不采访800字还有余。
切记,不得出现主观色彩。除引用原话,不得出现含有“我”字的句子。
还有就是,一两句可以不打引号,但较多原话(三句以上)一定得打上引号,不然读者分不清谁在说。不管一两句还是三四句,尽量都打上引号,不然如果别人自嘲呢?
结语
可写可不写,如果还没到八百字,可以百度相关活动关键字,挑百度百科可以入稿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