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哪,你好也不要紧,坏也不要紧,你是个什么样的人要自己定位自己把握。如果你想清高,那就清高到底,无欲无求,倒也混出个境界来,别人也不敢把你小看。你要是想入世,那就放下架子来,入世。怕就怕,混成个四不像啊!清不清,浊不浊,丢了好人的优点,又学了坏人的缺点。”
10几年前我在老哥的书架上翻出过一本小说,叫《沧浪之水》,上面这段文字是一个前辈对晚辈的教诲,道理我早就懂,谁都懂,但是估计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至今都没有找到那个定位。
临近年根,我们兄弟俩去串亲戚,一个表哥说起现在社会的现状,也是感慨唏嘘,说看过一个电视剧,叫《岁月》,为人处世,生存之道,说了一堆,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没变,只是换了人物在重复上演历史罢了,新科状元都得拜老师,社会上混就是拜码头,入世就有入世的规则。
后来我哥说,这电视剧就是根据《沧浪之水》改编的,我说看过,他告诉我,可以再看一遍,不同年龄段会有不同的想法。
我其实一直在反思,从学生年代到参加工作自己所谓的为人处世的能力,我半开玩笑低跟老哥抱怨,上了那么多年学,学校根本没教过怎么给领导送礼啊!
我在这方面挺不开窍的,学生时代是对老师,长大了是对领导,有种说不上来的惧怕和厌恶,曾经对那种可以左右逢源溜须拍马的人嗤之以鼻,现在却好生羡慕,想入世,没有这种能力傍身,望洋兴叹。
刚开始是一腔孤勇,还自我感觉是未配剑转身已是江湖的悲壮,现在想学学那些漂亮话和会来事,发现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阿德勒说,人所有的烦恼都源于人际关系,当我不再是原来的那个我,分别去扮演儿子,丈夫,父亲的角色,当职场的角色影响到了我最看重这些角色,仿佛曾经的我已经不重要了,总有个声音暗搓搓在提醒我,得把戏演好。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