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一年级的孩子,非常调皮,也很可爱。放学时,经常和我一起回家。

记得有一次,他妈妈送他上学,我刚好走到他们村子旁,于是和他们一起。他一路上又蹦又跳,一会儿跑到我的前面,一会儿跑到我的后面,一会儿和我并排,和我聊得不亦乐乎。他妈妈见他这么喜欢和我说话,见我这么照顾他,就放下心来让他跟着我走,她自己回去了。我见路也不远了,就带着小王同学一起走到了学校,在走的时候,我也像他妈妈一样把他的书包拿着。

有一天~放学,我也同那天放学一样把小王同学的书包背着,让他和我一起走,直到他的妈妈在半路上把他接走。一接走,我感觉轻松多了,就好像丢掉了一个包袱一样。可同行的小朱同学可怜巴巴地对我说:“我好羡慕王~~哦。”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他一路上不用背书包,你帮他背着。”呵呵,这小子,还真会说话呀,“行,把书包给我,我给你背着。”就这样,我把刚刚丢掉的包袱又背起一个来。就这样一直背到我和小朱同学分手。后来,我想了一想,还是有点遗憾,因为这两个小娃娃虽然可爱,小嘴经常呱唧呱唧的,但却没有多少家教,从始至终,没有对我说过一句“谢谢”。

当然,我也不是个小气的人,不至于他不说谢谢就发牢骚或者不帮他,但今天课间发生的一件事,让我突然感到,无原则的帮助别人,哪怕是弱者,也是不可取的。

这不,今天课间,我去上厕所,路上碰见小王同学拿着一条湿漉漉的毛巾,他一边走,手上的毛巾还一边往下滴水。在我们碰面的时候,他居然将湿漉漉的毛巾朝我甩了一下,那毛巾上的水弄得我一头一脸,一瞬间,我怒气大盛,但一秒钟之后,我又看到了那孩子嘻嘻直笑的脸,这个懵懂无知的孩童,为什么会这样?他的这种无意识或者说下意识的行为是家里娇惯的结果还是一直养成的眼里只有自己,根本无视他人的习惯?一瞬间,我又想的远了点,远得到了“家教”这个词,“感恩”这个词也许更远了点,毕竟这个与家教也有一点儿关系。也许是我对他太好,他反倒在我的面前无拘无束,这是童心的流露,只是这种童心不是以尊重其他人为前提的,实在是有可恶的成分。

也许就这一件事,我扯得远了点儿,但绝不是瞎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