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享”于数 乐于学
《荀子·修身》有这样一句话:“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可见,实践对于获取知识的作用,实践活动总是能够帮助孩子积累丰富的数学经验,探索更多的数学奥秘。
今天上午实小的李琦敏老师向我们展示的六年级“数学好玩”单元中的《反弹高度》一课就充分的体现了这样的教学理念。李老师从对“反弹”一词的释义入手,师生共同制定本节课的实验方案并预设实验中可能要注意的事项。开始分组实验后,通过初次尝试再次明确注意事项并提出解决方案,为接下来的实践活动提供指南。通过对实践所得数据的分析得出“通法”并推广到实际应用,引导学生亲身体悟数学好玩。课堂中积极的学生活动,高效的师生对话,让我们看到了实小“活雅”课堂的缩影。这样的数学课堂,也让我们看到新时期课堂发生的悄然变化,“教师的强势”自然衰减,而“生本理念”充分体现。回归到数学学习的本质和价值的挖掘,在过程中去探究“理所当然的事”的由来。在构建新认知的过程中,亲自去建立一个新的世界———“享”于数,乐于学。
二、自主发展 成就未来
今天上午还聆听了实小夏英书记的题为《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学校文化实践研究》的课题报告 。在这份报告中,成都实验小学为每位老师的发展成长所做出的努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做目中有人的教育,对老师充分的尊重。
1.极力营造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学校外围文化氛围。花样早餐提升教师幸福感;创意节日温暖人心;活动浸泡,感受归属,让所有老师爱在团队,赢在团队,享受成功,分享感动;平台展示获取认同。
2.大力强化教师在促进教师自主发展制度建设及实施中的参与。例如公开、民主参与制度制定及实施过程。
3.积极创新,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新模式,逐渐提取其中的文化因子。开设了教师全科课程,促成教师回归学生;帮助教师成为导师;鼓励教师勇敢跨界;成全教师的更多选择。正是因为对老师的充分尊重便形成了实小独特的教师自主发展的文化内涵。这种学校文化,应是基于学校的历史积淀,尊重教师的发展个性,结合学校发展需求,最大程度激发教师的自主性,赋予教师充分的自主权,鼓励教师主动参与到学校变革和建设当中去,并获得自我效能感,形成文化自觉,最终促进个体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造就了美丽实小。”成都实验小学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已成为四川省乃至全国的窗口学校。
三、花样年华 花样世界
孩子们有着非常快乐而充实的校园生活。在校园的学习生活中,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满满的快乐与成长!这得益于成都实验小学研发的校本课程:泛在课程。
今天下午我们也有幸体验了实小的泛在课程。初步体验了孩子们形式多样、缤纷多彩的泛在课程。二年级三班的爸爸上的摄影课;德拉学院的老师们上的科学实验课之万花筒;二年级四班的妈妈们的手工课程之废旧报纸的利用;熊猫基地的工作人员给孩子带来的“熊猫的朋友们”;成都博物馆给孩子们带来的传统布偶的制作;二年级一班的妈妈们准备的编花绳课程;轮滑俱乐部的轮滑课程;成都市中医院的医生们给孩子上的“你了解你的身体吗?”棒球俱乐部的棒球课;成都博达国学培训学校给孩子们带来的国学经典;抹茶饼干的制作;跳花绳;篮球等等。课堂趣味十足,孩子们动手、动口、动脑,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泛在课程的目的在于拓宽学生视野,课程没有学科划分、内容限制、时空局限、也没有考试的束缚。围绕一个主题,由教师、家长、学生根据年级和班级资源以及学生需要共同研发,全部由家长、社会机构的老师们来执教。目的是通过五花八门的课程拓展学生视野,形成自然人文的教育形态。
泛在课程,实现了学生、家长、学校的三赢。对于学生来说,通过泛在课程这种轻松愉快的学习形式,孩子们动手动脑,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对于家长来说,通过家校互动,让家长亲身体验课程选题、课件制作、材料准备、课堂授课等教学环节,体会老师们工作的不容易;家长能更深入的了解孩子在学校、在课堂的情况,促进孩子、老师和家长之间的亲密连接,实现了家校融合。对于学校来说,丰富的家长资源是学校校外教育的延伸,家长资源的广泛性、多样性、可选性、既丰富了学校课堂,又培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开拓了视野。
以生活为美,以“泛在课程”为载体,让孩子在开放的泛在课程活动中收获快乐。
四、培训花絮 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