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入了币圈,发现假期成为了奢侈品。
尤其是近一段时间,每日想着在币乎更文,上线NeoWorld获取收益,消耗了大量的注意力。
是时候该抽身出来,在比较长的时间跨度,用上帝视角思考一下了,这样做是否值得?
是否值得的首要因素,是要想清楚自己要什么?
我现在想到有三点对我比较重要:财富、健康、家人
橡胶球和玻璃球
曾经听过一个比喻:
我们每个人都是小丑,手里玩着几个球。有的球是橡胶做的,掉下去会弹起来,那是工作。而其余的球(健康、家庭、朋友、灵魂)是用玻璃做的,掉了,就碎了。
财富
套用这个比喻,我觉得财富就是那个橡胶球,掉下去会弹起来。毕竟钱失去了可以再赚。但现代人看起来太忙了,许多人(包括我自己)在这忙碌的世界上过活,似乎成了工作的傀儡、赚钱的工具,手里紧紧抓着这个橡胶球,唯恐掉了、碎了。
而剩余这几个玻璃球,则长期处于被淡化,甚至处于缺位状态,有些人的球或许早已破碎不堪。结果,使原本丰富美丽的世界,在我们眼中空无所有,只剩下了匆忙和紧张,劳碌和忧愁。
健康
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过貌似健康的我们,估计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百分比一直呈直线上升趋势。
这一段我自己一个深刻的体会就是锻炼不是太规律了,体重有所上升,同时由于休息的晚,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都不是太好。几天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复利思维-慢就是快》,里面提到了一位青岛老人,坚持每天游泳,冬天也不例外,将近四十年没有生病。我很是羡慕。
我现在有一种感觉:锻炼身体也是一种投资,用今天的锻炼换取将来的身体健康,是一个小投入大产出的生意,很划算。但无奈这个收益不容易量化,且见效不直观。持续锻炼一周,一个月不会给人带来明显的变化,但是持续到以年为单位,差异就很明显了。最直观的效果就是身材匀称、比同龄人年轻。
家人
昨天带孩子去医院复查视力,发现四个月前配了眼镜的他,视力又有所下降,心中各种滋味:
一是担心,毕竟孩子才上小学二年级,视力下降的速度太过于迅猛,毕竟还有十几年的书要读,等到18岁眼睛才能定型;
二是自责:自己在孩子这方面还是花得精力有限,每天就想着让孩子上学、参加辅导班、完成各种作业,但是身体方面重视不够,思考较少。
后续想法
近日看到同事写的文字很受启发:
在孩子上了小学后,随着课业的增加,我们更应该重视儿童身体健康,避免儿童肥胖的发生,加强体育锻炼,每天一小时户外活动,一周三次的高强度运动都是锻炼孩子身体的好途径。
作为家长,不仅要监督孩子锻炼,更要给孩子表率,比如家长对自己的体重也应该很好的管理,可以选择游泳,跑步,跳绳等运动和孩子一起进行。
心动不如行动,昨晚和夫人商量后,今天早上全家人一家三口就下楼跑步,在小区里跑了三公里。开始践行“家庭健康计划”。
虽然孩子近视加深是个坏事情,但是我可以转变思维,通过这件事引起警醒,做出改变,化坏事为好事。
这样既能增进家庭成员的感情,也能相互监督锻炼身体。让我把健康和家人这两个玻璃球牢牢握住!而不是等到失去了之后才明白它的珍贵。
有句话说得好:“人生是个过程,生命是一种体验,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占有了什么,而在于从中体悟了什么。
对我来说“财富、健康、家人”这三个球,缺一不可,每一个都很重要,需要精心呵护。感觉累的时候,就要停一停,积攒爱心和能量,以便更好地前行。
亲爱的小伙伴,你心中的球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