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之时代孤独

有个有趣的现象,在百度读书吧,最受欢迎的书莫不归于《平凡的世界》,而在手机QQ兴趣部落中最受欢迎的书确是《百年孤独》。我分析原因可能如下:百度贴吧受众主要是学生,而手机QQ兴趣部落的主要观众则为无与聊赖的普通大众。平凡的世界之所以能够吸引着广大的学生群体,在我看来,最为关键的原因是——它向学生展示了书生心理特有的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美丽幻想。孙少平读了很多书,懂了很多道理,凭借着思考与学究的魅力吸引了女主角。这个故事多么美好,这不是每个读书人特有的心理吗:在书中遇见自己的颜如玉。于是学生们自然赞叹此书,夸为圣书。如果少了此个契合点,其受欢迎度肯定不会这么高的。

而百年孤独,之所以在百度兴趣吧如此受众,我想或许跟玩手机QQ的群体特点也有关。玩着手机QQ的人,莫不是无聊且孤独的人,突然发现 百孤独,多么美的名字,用来形容自己孤独,吸引同行者,还能表现自己内心的深沉,简直无与伦比。这或许是其中差异的原因。

刚开始看百年孤独,我就在想,这个故事讲的到底是家族7代的孤独,还是整个时代的孤独,并且在看完三分之一时,我确定它讲的是整个人类文明初期的孤单。人啊,经历了几千年的孤单,多么可悲啊。

在一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身上有原始人的野蛮,有原始人对未知事物的热情。他迷恋一切新事物,从一个年轻有为的青年变为人们眼中的神经病患者,对科学与理性的追求使他孤独,他遁世研究炼金术,他渴望着对新事物感兴趣的知音,为儿子的参与而鼓舞,甚至可以忍受其不小心的犯错。这正好反映了整个文艺复兴时期之前人们对新事物的追求与野蛮。尤其精彩的是,当教士试图用教条使其相信上帝时,其用理性的思维反驳有神论,使教士哑口,这不是步入理性时代转折点吗。简单的故事情节,却是整个故事从野性感性进入理性的转折点,无比美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 听说那个叶藏被家里人关起来了。嗯,就是那个大庭家的叶藏。 我是从亲戚那听说的。 据说在东京整天游手好闲,靠女人...
    凤梨树叶阅读 676评论 1 1
  • 在并发的场景下,很容易出现线程安全的问题。使用synchronized可以很方便地解决此问题。 EvenGener...
    小小浪把_Dont_know拍阅读 1,085评论 0 2
  • 尊敬的金所长: 我是怀着十分复杂的心情写这封辞职信,自从我进所以来金所长及所里各位同志对我予以了充分的信任和关...
    叶学长阅读 208评论 0 0
  • 1.从本篇文章中学到的最重要的概念:当和别人交谈时需要听别人说,这是对别人的尊重。 2.我在本篇文章中怦然心动的单...
    231李国芳阅读 241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