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要做的事赋予使命感就成了擅长的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时常也能听到人说我擅长什么,我不擅长什么。每当此时,我也开始想象我到底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这个时候就会开始回忆自己的一些过往经历。

有几件事情让我感触颇深:

一  年轻时候非常内向、害羞,都二十多岁了,街上遇到女同学、女熟人我是不敢主动打招呼的。若是她们主动打招呼,我就会从脸红到耳根。稍微正规的场所,说几句话就会双腿打颤。并且内心也十分的保守,不懂时尚。可第一次下海就选择了做服装生意,按常规思维,这应该是一个最错误的选择。

可结果在当地做得有声有色,名气、业务都名列前茅,甚至可说成了当地时尚的引领者、风向标。

为什么会有如此的结果呢?

自己得出的答案是:我给自己的事赋予了使命感——让我的客户们,一个个都变得更加的美丽漂亮。

二   一个专业跟教育豪毫不沾边,所做职业也一直跟教育不风马牛不相及的人在四十多岁,又转行选样了作教育工作。看来这看来又是一个很不明智地选择。

但结果却是第一个学生就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而且也超出了自己的意料。

后来一些老师也把自己的孩子满怀希望,放心交给我的时侯,才惊喜地发现自己也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一个教育“专家”。

为什么又有如此结果呢?

自己得出的答案还是:给要做的故育工作赋予了使命感——从小的范畴讲,科学的教育能够改变一个孩子的人生轨迹,提高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

从大的方面讲,能够给社会造就更多的人才,让一个民族更加昌盛,让一个国家更加发达。

由此自已就悟到了一个道理——给自己的事情赋予了使命感以后,就会认为它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就会不知疲倦、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坚韧地走下去,而且是充实开心地走下去。

给自己的事赋予了使命感以后,也就也了责任感、专注力。就会去更多的学习、思考、反思、总结。

曾看到一个五年成专家理论,说一个人只要每天在一个领域里学习几个小时,一年后就可以成为当地该领域的专家。

二年就能成为该领域更大区域的一个专家。

三年就能成为该领域全国范围内的专家。

五年就能成为该领域世界范围内的专家。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很多事实证明了,这个理论在很多时候也是有些道理的。

所以由此而得出,一个人只要能做到坚韧地走下去,而且每天都能坚持去学习。就成成为一个“专家”。

而给自已所做的事赋予使命感,就能让我们把这两件事做到位。

所以,给自己所做之事赋予使命感,所谓不擅长的事,也就变成了自己的擅长了。

写作训练营作业之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高志航)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曾和著名武打巨星成龙恋爱并生下女儿吴卓林的吴绮莉最近又出现在了公众的视线里。 这次先是“小龙女”吴卓林报警投诉称母...
    钓以清心阅读 769评论 0 2
  • 本以为我们会抵挡岁月流过的光。 第一次在混乱的新的一年里,去了一次云南,一路走来路过了春夏秋冬。 第一次去了中缅边...
    哈哈小新阅读 167评论 0 1
  • 青春的爱情就像一场雨,时而下成瓢泼大雨,时而又淋淋漓漓,而我们就像是雨中撑伞的人,若想淋雨,放下伞就可以,只是你放...
    漾儿阅读 666评论 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