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来了。广场舞就遭殃了。记者朋友在广州街头采访准备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们。大妈们性格和善,说高考两天,避免吵到孩子们休息,就停两天不跳。大爷就不待见,开口就有气,“他们明天考试,晚上又不考试。”新闻一上热搜评论就来了,“大爷,你一天不跳会死吗?”、“大爷,你为老不尊的样子真难看”……
也就是大爷们不刷微博、不上网,不然这些尖酸而刻薄的评论非得引起撕逼大战。我觉得那样才好看。大爷老了,为老不尊;小孩太小,也不知尊老为先。可能是舆论的引导,或者是“高考”的话题性,致使这个新闻现象没有人发问,“广场舞为什么要让步高考?”广场如果扰民,那平日为什么不禁止?如果不扰民,为什么要为高考让步?
你不要觉得我可笑。年轻人、老年人双方是相互依存,要相互理解。年轻人玩手机,老年人跳广场舞,本来是不存在交集,也完全没有必要红眼红脸。当然,你跳舞霸占篮球场还打人,那就是你不对了。社会资源也是公共。有篮球场,不也应该有广场舞场吗?如果一个社会只为年轻人提供运动场所,那置老年人于何地?
但凡国家举办盛宴,就必提“让步”,奥运会要让步,亚运会要让步,世博会要让步,现在高考也要让步。那么,为什么要“让步”?凭什么“让步”,假使一切都依照法律来,有规范,那就按照条例来。何必要给人一种施舍的“让步”。这种态度,说好听点是“舍己为人”,说难听点是“道德捆绑”,给人的感受就是野蛮而强权。
正如视频里大爷说的,考生要高考,要休息,可“强制”喊停广场舞,有考虑过老太太、老大爷的感受吗?记者的询问总带有个人主观,媒体的报道也刻意放大这种主观。如果说老人“为老不尊”有错,那么,年轻人的“讽刺刻薄”就是正确的吗?不在乎人的感受,强行“让步”,这就是借用“公权”来操使“私权”的行为。
“高考”是全民关注,所以能成为“公权”的靶子,由此,人人有理由让“私权”对其“让步”。这种只做“道德绑架”,不顾“个人感受”的行为,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在证实我们并没有“私权”。年轻人对广场舞心存厌恶,便希望有人来管理,可是道德教育告诉我们要尊老。这样一来,现实中我们只能对广场舞暗暗憎恨。
等到“高考”一来,年轻人就有了理由。借由“高考”衍生的“公权”责令广场舞的停跳。假使大爷大妈有“忤逆”之词,就放大舆论。由于高考固有的压力和霸道,致使广场舞“让步”高考,可这明明是一场“不要脸”的胜利,却被无限放大为“庶民胜利”的幻想。更引起年轻人对老年人的驳斥,如果这体现老年人“为老不尊”,也证实年轻人的“不要脸”。
倘若广场舞没有扰民,又为何要“让步”高考。如果只做道德的绑架,要老年人尊敬年轻人的作息,那么,你年轻人强行“辱骂”老年人,侵占老年人的训练是否有“不尊老”的嫌疑?要知道是先有质问,才有回应。一句话,广场舞不扰民,我跳是本分,我不跳是情分。可你咄咄逼人,居心叵测,你以为很好看吗?是的,没错。你野蛮霸道的样子真好看。
广场舞有扰民之嫌就应该求询于城市管理,责令政府规划噪音管理,而不是由年轻人出面与老年人发生冲突。最后一点,不要让私权滥用,也不要让公权落末,多让公权实施起来,少让私权无法无天。明明是政府管制的问题,为什么要让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的冲突来承担责任?社会需要的是法律和条例,而不是辛辣的讽刺与不要脸的野蛮。
别让公权私用,勿使有人受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