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15年白赚2套房的大饼为何遇冷,你不好奇吗?

如果要我用一句话来形容它,它就是地产投资中常被提及的别人家的风景——背靠大树好乘凉,有配套有环境,且处处是为它所用的卖点。然而,这块已经出锅的大饼,却意想不到的变成了大家不愿触碰的冷餐。

这个拥有5.4米层高的恺德中心公寓,脚下是投资90亿元的光谷地下空间;旁边是不到100米的地铁口;光谷大悦城、龙湖天街、绿地芯中心、瑞安光谷创新天地也是它的邻居,甚至就连区域的管辖要务部——东湖高新管委会,都与之近在咫尺。如果要我用一句话来形容它,它就是地产投资中常被提及的别人家的风景——背靠大树好乘凉,有配套有环境,且处处是为它所用的卖点。

然而,这块已经出锅的大饼,却意想不到的变成了大家不愿触碰的冷餐。在不缺卖点和自身拥有令人仰望的身高优势的同时,为什么没能出现一房难求的局面。在我看来,无非两点。一是价格,二是酒店式公寓属性的管理模式。

对于投资型的公寓产品,大家最关心的莫过于能否达到投资回报的预期值。而这一点,恰恰与价格有着直接的关联。让我们来看看区域内其他公寓产品的价格:

世界城创世界B2栋公寓,40-60平方米loft公寓,5.1米层高,均价12800元/平方米;

光和创谷,单间69-96平方米,层高4.5米,均价约13000元平方米;

龙湖光谷天街(龙湖中·光谷城香颂),23-110平方米天街铺,层高4.5米,均价约11000元/平方米,单价9500元/平方米;

中建之星公馆,平层公寓在13500-14500元/平方米;

国采光立方4.5米层高公寓,均价13800元/平方米;

绿地光谷中心城公寓平层均价14000元/平方米。

再看看恺德中心的价格,5.4米层高,整体均价在23000元/平方米,与周边同类产品均价价差近1万元/平方米。单看价格,就会让投资者望而却步。试问,它是哪来的勇气,敢给出高出区域市场一倍的价格。后来细看,原来跟酒店式管理的公寓模式挂钩。

在营销中心现场,有两块立牌上的内容格外引人注目:一句是“十方酒店托管运营,年收益综合超6.7%,”。另一句是“第十五年月租金标准达到164.12元/平方米。”

品牌酒店,以租养贷的响亮口号,交房后6个月就可产生收益。的确吗,看如此诱人的“售房返租”形式,能不让人心动吗?

可仔细想想 ,15年的期间,到底是钱景还是陷阱呢?

所谓“返租”,就是发展商在提高成本后,给予消费者一种诱人的承诺,也是商用物业惯用的销售手段。销售人员大概算了笔账,54平米的公寓总价为134万元,甲方统计的14年半累计租金为123.4万元,年均租金85103元,月租金搞到7092元,且相当于15年赚了2套房。

此外,在销售人员手中的54.05主力户型收益测算表中可以清晰看到,第五年的月租金收益7448元就会高于月供7400元。这让我不禁又会心生疑虑,这个测算结果是否准确?

对此,一位从事地产工作的朋友告诉我,返租公寓能否真正保障买家稳定的回报,并不是由开发商宣传决定,而是由市场的承接力确定。换句话来说,酒店式公寓的价值体系,并不是周边住宅价格高来决定。

住宅和公寓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估值体系,仅仅因为周边住宅价格高,公寓价格相对便宜就入手公寓,那很可能是要吃大亏的。

酒店式公寓的价值是由公寓租金决定的,它的租金决定的它的价值。要判断一套酒店式公寓值不值得买,其实很容易,先查一下这套公寓目前市场上接受的月租价格。

比如光谷东的月租普遍在2000元,那么2500*12=2.4万的年租金,除以5%的收益,得到60万的总价格,就是这个区域,公寓的合理价格。

公寓价格高于60万的,意味着你的年化收益低于5%,就不太划算了。或许有人说,开发商都把账面算清楚,高风险=高回报,要不赌一把?

我劝你,出手要谨慎。

特别是不要过于相信15年的返租期,因为你最大的风险不止是在发展商约定的年限里拿到租金,过了这个年限,收益就无法保证。更大的风险是一旦运营方管理不善,管理方跑路,损失则转移到业主方。

以恺德中心公寓为例,当你购得一套公寓之后,其实并不是用于自住,而是交给十方酒店代理运营,然后定期向你支付租金的酒店式管理。原本正常出售的公寓只要交付给你就完事了,为什么开发商还要自找麻烦从你手上租回来?还承诺丰厚的租金?

这一切的背后,到底是良心发现,还是人性之光呢?

其实,类似15年包租期,综合回报率超过6.7%的项目。其最大的风险就是最初的承诺往往不能兑现。现实生活中这种法律案件更是数不胜数,比如:租金不到位、物业管理发生问题、开发商跑路、管理公司跑路(破产)、楼盘烂尾。

而我在恺德中心的公寓合同的内容中发现,当酒店公寓在未满15年期间撤离,仅赔付撤场当年6个月的租金。我初略估算了一下,一旦酒店管理方中途撤场,你的公寓可能还面临着租不出去,或者租金不理想的情况。

当你就想卖掉公寓。市场的实际价格是1万/平方米,所以你出售的总价是54万,亏损80万,还极有可能卖不出去。

当然,这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你投入的资金就被套牢了,还买了一套很难出租、更难卖出去的公寓。也就是说,开发商饼画得挺大,但风险却是肉眼可见的,小白买家还是绕道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