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智君
原创作品,转载需要作者授权
范文1
《大庆“谷子地”的7年寻觅》
大庆有一位84岁的老兵,他大小战斗参加过40多次,最惨烈的一次战斗是吉林省农安县的伏龙泉夜袭战,全团阵亡将士900多人,他所在的连130多人,只有17个幸存者,他是幸存者之一。
7年前,他骑着摩托车跨省到昔日战地祭奠牺牲的战友,当他看到纪念那场战斗的纪念碑上没有留下一个战友的名字时,泪流满面,产生了深深的愧疚。
为此,他开始寻找牺牲战友的名单,并希望将他们的名字全都刻在墓碑上面。
高龄老人千里跋涉祭奠战友
这位大庆老兵叫林彦荣,今年84岁,是大庆石化总厂的离休干部。
今年清明节前,他要用特殊的方式,祭奠牺牲的战友。
3月31日,记者来到龙凤区C6住宅小区2单元林老的家里。
林老虽年事已高,可是看上去精神矍铄,给人的印象也就60多岁。
他说:“7年了,我两次骑摩托车去吉林农安昔日的战场看望牺牲的战友,查找到114名牺牲战友的名字,这次去,就是把他们的名字刻在石碑上,立在烈士陵园。”
原来,这次林老还想像以前那样骑着摩托车前往,可是,小儿子林宝伟说啥也不让,小儿子特意向单位请假,开车陪同老人一起去。
这次打算7时从家里出发,离出发还有一段时间,老人饶有兴致地拿出他的照片,边说边给记者看。
林老出生在吉林省农安县,1946年2月参加东北民主联军,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1960年,团职转业参加大庆石油大会战。
他参加了攻打长春、解放四平、解放天津、抗美援朝等大小战斗40多次,最刻骨铭心的是吉林省农安县的伏龙泉夜袭战。
在这次解放家乡的战斗中,全团阵亡了900多名官兵,他所在的连130多人,只有17名幸存者,他是幸存者之一。最终敌方——国民党一个营遭遇惨败 ……
出发的时间到了,林老的小儿子的车来了。
林老上了车,记者随行。林老与送行的老邻旧居挥手道别。
春光明媚,小车很快上了通往吉林方向的大广高速。车里,记者问这问那,很快,林老就把记者带进了他的回忆里。
无限伤感战友连名字都没留下
那还是2004年,儿女成家立业了,家庭没有负担了,林老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
可是,他脑海里总是浮现出昔日那枪林弹雨的战斗场面,始终惦记着牺牲的战友。他想在有生之年,去战友的牺牲地祭奠他们。
为了不惊扰长眠于地下的战友,他没有通知当地的民政部门,也不乘车,而是选择了骑摩托独自前往。
伏龙泉距离大庆600多里,他行驶了两天。
在昔日的战场上,他看到为纪念伏龙泉战斗牺牲的战友,当地政府修建了烈士陵园,立了高高的纪念碑,他心里很欣慰。
可是,他看到,碑上却没有一个战友的名字,心里很不是滋味。
肃穆的陵园里,他坐在碑前,给战友倒了3碗酒,点着了一盒香烟,满眼泪水:“我活着,享受着国家待遇,大家血洒疆场,却连个名字都没留下?”
他找到当地民政部门,流着泪说起这件事,民政局一名姓王的副局长说:“你的心情我理解,可是,我们没有牺牲战士的名单,只好立下无名烈士纪念碑。”
林老说:“如果我把牺牲战友的名单查到,能刻到纪念碑上吗?”
另一位民政部门的负责人说:“那也没法刻呀,可以刻在另一块碑上,立在那里。”
林老那时就产生了为牺牲战友立碑的念头,他开始查找牺牲战友的名单。
未完待续,请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