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想写点什么来对现在的工作有一个交代,但是因为懒的原因,迟迟没有动笔。
毕业三年,三年以来一直阴差阳错的进了小时候打死也不愿意去的单位,从事着以前嘴里一直念叨的打死也不会从事的职业。是的,我就是这么的容易妥协。说是压力太大也好,说是一心想逃避也好,或者说不想再被我妈没有好脸色对待也罢,总之结果就是我还是去了一个不太愿意去的单位,成为了一名小学代课教师。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也使我真正对学校这个“大染缸”有了颠覆性的认识。
原本以为,教师之间会相互比较各自班级的考试成绩纯粹只是因为有着很强的上进心。然而一个地方待久了,了解到了它的真实就必然也会发现更多的真相。事实把曾经的我以为否定的不剩下一点点残渣。一些人为了得到领导的表扬,一些人为了考试成绩的奖金(居然直接就打的奖学金,然后又赶紧把金字删掉),一些人不愿意成绩太差导致自己名声不好。
说到成绩,每次考完试,班主任总是喜欢去翻我判完的试卷成绩,本以为是关心自己班的成绩,但没想到,她们关心的竟然是我这科的成绩会不会影响到他们奖金(几科考试总成绩会有奖金,平均下来最多100元),当时真的深深的被这100元伤到了,着实费解,但后来慢慢习惯了,习以为常就是这样。每个人不会在乎会不会伤到你,是啊,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用他们的话说,几十元还可以做两个好菜呢,为什么不要。
曾经亲耳听到一个老师说,他们(学生)学什么样跟我一点关系也没有,他们只不过就是我挣钱的工具。不知道学生或者是家长听到这句话会怎么想,这样说来,您的孩子也是其他老师挣钱的工具呗。当时听完一愣,怀疑这是不是出自一个教龄近20年的老师之口,然而后来,我不止一次的从她嘴里听到这句话。
虽然我并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但是我自认为至少不虚伪,然而因为这种不虚伪,很难受到家长的认同。学生在学校什么样总是原封不动的就说是什么样,但是好心的老师告诉我,家长只喜欢听好话,所以除了请家长的时候意外,在微信群里,几乎听到的都是好评。而大多数时候,家长问学生情况我是不会说话的,毕竟我不是班主任,要清楚自己的“地位”。
关于“地位”,就不得不说一说了。我不是主科老师(但也是要考试的),可能也正因为这一点,同时教几个班,因此每个班的主科老师似乎都没有把我当成自己人。后来慢慢的才发现,每个班里竟然都有班主任的眼线,自己在班里的一行一动,甚至说过什么话,竟然都能传到班主任的耳朵里,然而可悲的事,我尽管有猜测,但一直也不知道每个班的“眼线”是谁,试想,如果没有老师的灌输,学生真的能时时刻刻做到这样吗?刚开始以为就是孩子们嘴快,但是后来,学校里的老教师善意的提醒才让我确定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