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双性恋

图片发自简书App



也许你从来没有见过或者听过这样的一个说法,但是它的确已经存在了,这是我最近的思考成果。毫无疑问这是个伟大的理论,伟大的发现。


基本假设: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双性恋。



猜测内容:异性恋者的这种压抑,只能在自己最要好的朋友身上得到补偿。



最后结论:你肯定会在一些时候,想上某个你最要好的同性朋友。


浅作解释:

在基本假设中,每个人都是双性恋,有人可以意识到,有人意识不到。因为人能够在意识层面了解到的东西,真的少之又少,促使一个人行为的结果,是由于潜意识中的本能和意识中的经验建构双重决定的。


在猜测内容中,异性恋者不排除由伦理道德,社会环境,文化压力等因素的深度影响,亦或是基因决定,但是这种天生性很大程度上又深受上一时期的伦理道德,社会环境,文化压力的深度介入。总之,异性恋者会将此情感压抑到潜意识层面,亦或是完完全全的走向另一个极端,称自己是一个纯正的异性恋者,将此移情到同性朋友身上。以此得到一种补偿。


结论中,这种想上,属于一个泛化概念。它包括了很多亲密行为,比如接吻,抚摸,洗澡等等。其实这已经属于人的缺失类需求了,这种情感不可或缺。但是它出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包括做梦,口误,不经意的肢体接触和神情意会。



通过以上这个理论,还可以得到下面的推论。


第一:如何预测一个人是否花心?


用这种补偿性的同性朋友的个数,来推测她所能接纳的异性恋者。



第二:如何预测一个人是否有爱人的能力?


如果一个人不存在这样的补偿性朋友,很遗憾,这个人还不懂如何去爱。


注释:补偿性朋友的定义:与之相处可以达到令自己本性最舒服的,隐瞒自己的最小值状态即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