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妈说我“你怎么总玩手机”的时候,我正在看一条新闻,“38岁女白领被母亲安排相亲水泥工”,以为是个噱头,点进去看,时间地点人物都有,妥妥的又是一条年底催婚新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类新闻一到年底就层出不穷,要么租男女朋友回家过年,要么吐槽过年被安排了多少场相亲。相亲新闻常有,而差距如此大的相亲不常有,看评论,有句话说到心坎里,“做个富有的老姑娘咋地了?”
话粗理不粗,富有的老姑娘咋地了,不咋地,只是可能触动了我国大多数父母传统思维模式中的“理想子女养成模式”。
父母的理想子女养成模式有一套以“为你好”为主题的完整标准,根据我的观察,大概是这样:从小学习好,年年拿三好,高考进名校,读书期间不要恋爱,但毕业最好要有个对象,公务员最好,老师也不错,工作一年半载,最好能结婚,结了婚最好赶紧有个孩子。
如此,父母便可以成为“你看看谁谁家的孩子”中的谁谁,从此在街坊四邻中有口皆碑,而你也成了方圆百里父老乡亲口中的“榜样”。
可惜,我没考上名校,也不想当公务员当老师。但是,那样的生活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我承认,我理解他们是为我好,道理我也懂,他们说的都对,但是,我不赞同。
2.
我眼见过如同农贸市场般的相亲场面,男方和女方的信息被秉承同等条件的原则进行着交换。拿着信息的不是他们本人,而是他们的家人。信息的内容远比想象中优秀,985、211名校数不胜数,本地户口月薪过万有房有车已然是标配。我好奇的问过几个家长,他们自己怎么不来?
“哎!他们还是不着急啊。”
子女不急父母急,相亲市场现状之一。父母之命不可违,父母看上了合适的,子女就象征性的加个微信,告诉父母这任务我完成了,然后一切照旧。或许是工作的压力,或许是这代人更加独立,不仅是相亲,其实父母那套传统的、和时代车辙略显参差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在今天正在一点点的被改变,被解构。
自从放假回家,还没过一周,我和我妈之间的矛盾之门就源源不断跳出新的话题,“你打算在哪找工作,毕业回不回家?”“你能不能别老躺着看书,出去外面溜溜”“那个xx阿姨的女儿别看没考研,人家当老师,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看你一放假,每天就知道玩手机”......
其实我知道,没一会儿,她自己也要抱起手机,活跃在几个微信群里,用抢红包和发养生链接的方式沟通感情。
很多长辈正在也可能还没有接受一件事,在大家的精神世界日趋丰富的这些年里,人们的需求再不是简单靠丰厚的物质条件就能得到满足,比起物质条件的束缚,那些说着想“一夜暴富”的年轻人们,哪个不是一边高执行力的做事,一边寻找着闺蜜和哥们儿的支持和鼓励?
这世界唯一不改变就是不停的改变,尤其是一日千里的现在。
诚然,我们承认观念的深入人心比器物更慢,就如同每出现一个脱离原有体系的价值诉求,都会出现一个前辈对它的追问和反击,直到某一种诉求重新凝结成价值观,嵌入到整个社会,成为被承认的运行系统。但是,所谓趋势就是具有不可逆性,观古今,看未来,大概莫不如是。
3.
关于时代,以赛亚·柏林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他们可以选择,简直可以肯定,他们会想办法往自己的生活里引入来自那已被理想化了的过去的某些习惯和做法,并批评今不如昔。”这里的他们是我们,也是我们的父母。我们都有着自己的生活惯性,只是父母的记忆更多更重,所以在时代加速度的时候,他们往往比我们慢一些。
他们的心意是快乐和稳定,是希望我们不要太辛苦,不要太孤独。这些我懂,我相信你也懂,但是我们可能真的长不成他们想象中的样子了。我们这一代人是伴着数奥、英奥成长起来的,是伴着竞争激烈的中考、高考成长起来的,岁月给我们的印痕好像更趋向于竞争,长辈总爱说我们没有担当,但我们靠着自己打拼,这一路比谁也不差。
所以,他们看不到的,是我们这一代人被称为“佛系”背后的不甘心,是我们常常学习工作到深夜还会记得给他们发条晚安短信的贴心,是那间小小出租房里容不下的自尊心。
有人说,城市越小,我们的房子就越大。可是我们都是背负责任独自前行的人,我们最期望来自征途上志同道合朋友的鼓励,是有同好之人的惺惺相惜,而这些征途上的辽阔,不管房子多大,没有走出来的话,可能永远无法看到。
这么努力,我们累吗?不想骗您,我们挺累的。但是比起将来后悔枉少年,我们更愿意给自己一段蓦然回首可以说给别人听的往事。
也许有一天,我们会成为如你们想象中向现实妥协,会成为别人眼中的讽刺喜剧,但我们曾经那么努力的让自己成为宝藏,成为鲜活的生命体,成为独一无二的唯一。
是自己选择了那时的生活,还是被迫过着那时的生活,看起来相似,实则完全不同。因为,我们可以被生活打倒,可以向岁月妥协,但我们不能在困难还虚晃一枪的时候,自己先扭头就跑。
我们可能长不成您想象中的样子了,但真的希望,我们让自己满意的状态总有一天也能让您满意。
题外话:过年回家了,你和父母之间有什么有趣的事吗,可以在评论分享呀~
我是霖曦,一个喜欢思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