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同身受

1.

柚子结婚了。

前几天一起聊天的时候大家都问她,新婚生活怎么样。

谁知道她急吼吼的说,感觉自己青春期刚过不久,就要到更年期了。

问之,才明白她被逼生娃。

“我自己还是青春美少女呢!凭什么要我生啊,现在就让我给别人当妈?简直是疯了。”

大家都纳闷,柚子是挺喜欢孩子的,每次见到她姐姐家的小外甥都喜欢的不得了。

怎么轮到自己的时候就这样了呢?

原来她其实已经开始备孕了,体检过了叶酸也开始吃了,没想到看了几段生孩子的视频,顺产的痛苦的大哭大喊;剖腹产的血淋淋翻身都痛死。

就被吓到了。

柚子和她老公大吵一架,死活不生了。

柚子的老公头疼得很:“生孩子是挺遭罪的,但是也不能不生啊!我可从没想过我会没孩子!”

本来想着大家一起开导开导她,谁知道柚子把她看过的几个视频发出来。

好几个未婚女青年直接表示比恐怖片还吓人。

然后我就想到了前一阵的一个新闻。

重庆的一家医院组织了很多准爸爸通过特殊的模拟机器体验分娩过程。

结果是,百分之百的准爸爸都没有熬到极限,全部放弃。

甚至有的连参加体验的勇气都没有。

其实要是让柚子的老公体验一下,没准儿他也不要孩子了。(笑


2.

所谓的感同身受,从来都不是绝对的。

亲戚出了车祸躺在床上,被绑得像个木乃伊一样躺在病床上,不能翻身,甚至都要插尿管。

你去探望,带了很多鲜花和水果,感叹安全的重要。

但也只能探望和感叹。

马路边衣衫褴褛的孩子用麻木的眼神看向路人,重复着被坏人教的:“给点钱吧。”

你看到了慷慨解囊并随手拍下孩子照片发到网上寻找亲生父母。

但也只能给钱和拍照。

最好的朋友失恋了,被女朋友一句:“我不爱你了。”伤的体无完肤。

你带他出来喝酒,陪他流着泪一醉解千愁。

但是也只能陪醉和流泪。

心理学上有个词汇叫做共情。

共情,真的不难,稍微存在点人性的人都能做的得到。

但是感同身受,本身就是个不可能命题。

所谓的“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也仅仅是个表面罢了。

旁观者要怎么理解当局者呢?不可能。


3.

每一件事的出现,每一种感觉的迸发,对于存在于这个社会上的每一个单独个体来说,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

痛苦如此,开心与幸福也是如此。

隔壁女孩高考考上了心仪的学校,抱着录取通知开心的嚎啕大哭。

或许你只能为她感到开心,甚至觉得她有点矫情。

你却永远不知道她为之付出的辛苦有多少。

很多艺人被批演技不佳,所谓的演技,也不过是个与角色共情的过程。

凭空塑造出来的一个人物都无法做到完全贴合。

更何况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情感强烈的人呢。

身体上生理上的感受况且还有机器帮助模拟。

心理上的感受,想表达之时连文字都觉得匮乏,更别说是“感同身受”。

世界上真的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

经历了多少,才能感受到多少。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

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

对面是弄孩子。

楼上有两人狂笑;

还有打牌声。

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鲁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