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早知道和他分开之后,生活里依旧处处是他的影子,而且更糟糕的是,那从心底深处涌上来的全是好的他,温柔的他,细心无微不至的他,而那个疏远的陌生的他,似乎被时光从记忆中删去了,被无数个夜晚消磨掉了,被后来遇见的其他人映衬着,在回忆中隐隐的发出微光。
后来我才后知后觉,我大概是被回忆困住了。
和他遇见,是一场意外,像一句老套的说辞:红着脸相遇,红着眼分开。
初见他,是在一个北京的深秋夜晚,那大概是十一月二十号左右,我从深圳来北京出差。出差见的人已经记不清是谁了,但我清楚记得那是一个周四的晚上,我结束工作回到酒店,在房间里发完最后一封工作邮件,便躺在房间的靠椅里,久久不想动弹。随手拿起身边的手机,漫无目的的刷着,试图打发这个在异地的无聊夜晚。当时正在用一款名叫“积目”的社交app,我滑动着界面推送的照片,在刷到他的照片时,选择了右滑。
这大概是最初的开始吧,如果当初没有右滑那张照片,后来的一切大概都会不同。
也许是因为时间尚早,也许是因为太懒而没有一回酒店就先卸妆,也许是聊了几句心情也还不错,当他提出要去看电影的时候,我欣然答应。
电影院的位置是我挑的,我记得那是在双井的一家“合生汇”顶层的电影院。电影的名字我也记得,《利刃出鞘》。
约好了时间和地点之后,我便出酒店打车前往电影院。接近十二月的北京,晚上的气温很低,小风呼呼的刮着。我记得清楚,那时穿着粉色的羊绒外套,里面是一件烟灰色的高领毛衣,下身是一条类似黑白格子的裙子,戴着一顶黑色的贝雷帽。那是我很钟爱的一套穿搭。
他迟到了,第一印象不是很好。不过好在电影还没开播。大概是因为周中的缘故,电影院的人并不是很多,三三两两,两只手就数的清楚。电影院的灯光昏暗,我几乎没有看清他的脸。
电影是好电影,只是永远也不会再看第二遍了。
结束之后,他打车送我回家。我们站在路边等车,风吹过,很冷。上了车,我问他要微信,想着要把电影票的钱转给他。车送到我入住的酒店,下了车,手机收到他的微信:“不打算邀请我上去坐坐?”原本还愉悦的心情, 像是被突然泼了盆冷水。好在他后来解释说只是开玩笑,我也就没再放心上。
第二天我便结束出差,离开了北京。我和他,也便断了联系。
说来也是,不过是出差时的萍水相逢,按道理,应该各自归还人海。如果是那样的话,后来一切都和现在不相同了。
那是后来过了一段时间,到了圣诞节,鬼使神差地我给他发了一条信息:圣诞节快乐,加了一颗圣诞树的表情。
后来,便一发不可收拾。
如果说一段正常且健康的爱情是如何开始,我想那应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范本。没有猜忌,没有怀疑,没有试探,没有拉扯,只是直接的、坦白的表达对于彼此的欣赏和爱慕之情。后来分手之后,我删掉了所有的聊天记录,现在想起来还会后悔。
彼时他在北京,我在深圳,天南地北,我们在相隔一千多公里的两边开始了一段爱情。见不到面的日子,我们用文字和声音陪伴对方。在日复一日的无趣工作中,和他聊天几乎是唯一的乐趣。
记得有一次,我后槽牙被蛀了一个大洞,疼得受不了,拖了好久才去医院,正好是智齿,一次性拔了三颗。也许是拔牙之后吃了炸鸡,当晚就开始发烧。一个人躺在出租屋的床上,感受麻药褪去后的牙疼和发烧的不适,身体的难受和心理上的委屈,一下子全部涌了出来,眼泪也止不住的流下来。那天晚上,他给我打电话,陪我说话,安慰我。我已经记不清和他聊了什么,只记得第二天睡醒之后,通话还在继续......他开着电话,陪了我整整一夜。他说他听着我的呼吸,才会安心。